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失认定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1 诈骗罪财产损失研究的必要性第10-16页
    1.1 案例援引与问题导入第10-11页
        1.1.1 是否为诈骗罪中值得刑法保护的“财产”?第10页
        1.1.2 是否存在“损失”?损失数额是多少?第10-11页
    1.2 诈骗罪概述与财产损失的必要性第11-16页
        1.2.1 诈骗罪要点明晰第11-13页
        1.2.2 财产损失的必要性与立法体现第13-16页
2 诈骗罪财产损失的主要内容第16-23页
    2.1 诈骗罪财产损失中的“财产”第16-19页
        2.1.1 法律的财产说第16-17页
        2.1.2 经济的财产说第17-18页
        2.1.3 法律的经济的财产说第18-19页
    2.2 诈骗罪财产损失中的“损失”第19-23页
        2.2.1 个别财产说第20-21页
        2.2.2 整体财产说第21-23页
3 诈骗罪财产损失的域外考察与司法借鉴第23-30页
    3.1 德国对于财产损失的体系定位与认定标准第23-25页
        3.1.1 刑法规定与理论标准第23页
        3.1.2 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认定第23-25页
    3.2 日本对于财产损失的体系定位与认定标准第25-28页
        3.2.1 刑法规定与理论标准第25页
        3.2.2 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认定第25-28页
    3.3 德日刑法之于我国的司法借鉴第28-30页
4 我国对于财产损失的理论认识与标准取舍第30-37页
    4.1 刑事立法体例与理论研究现状第30页
    4.2“财产”的范围——以经济的财产说为基础的折中说第30-31页
    4.3“损失”的认定——分层次的折中说第31-37页
        4.3.1 诈骗罪之定性——针对个别财产的犯罪第31-32页
        4.3.2 个别财产说与整体财产说之对弈第32-34页
        4.3.3 界定“损失”之关键——如何进行实质判断第34-37页
5 诈骗罪财产损失的具体认定第37-49页
    5.1 财产损失认定之理论依据第37-38页
    5.2 财产损失的具体认定标准第38-41页
        5.2.1 普通情况下的诈骗数额计算第38-40页
        5.2.2 共同犯罪中的诈骗数额计算第40-41页
        5.2.3 连环诈骗中的诈骗数额计算第41页
    5.3 财产损失的特殊情况——反对给付第41-43页
    5.4 财产损失的其他情形第43-49页
        5.4.1 不法原因给付第43-44页
        5.4.2 免除非法债务第44-45页
        5.4.3 不当行使权利第45-46页
        5.4.4 目的失败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下一篇:绑架罪的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