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与分离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概述 | 第11-26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葡萄简介 | 第11-12页 |
1.2.1 葡萄 | 第11-12页 |
1.2.2 葡萄籽 | 第12页 |
1.3 原花青素简介 | 第12-17页 |
1.3.1 原花青素的定义 | 第12-13页 |
1.3.2 原花青素的结构 | 第13-15页 |
1.3.3 原花青素的性质 | 第15-16页 |
1.3.4 原花青素的来源 | 第16页 |
1.3.5 原花青素的功能应用 | 第16-17页 |
1.4 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4.1 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17-19页 |
1.4.2 原花青素的精制 | 第19-23页 |
1.5 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1.6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4-26页 |
2 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原花青素的含量 | 第26-29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26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3.1 光谱扫描 | 第27页 |
2.3.2 配制试剂 | 第27页 |
2.3.3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4 标准曲线绘制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 第29-39页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9-30页 |
3.2 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第3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3.4.1 提取次数的影响 | 第31页 |
3.4.2 提取时间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3 提取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4 乙醇浓度的影响 | 第33页 |
3.4.5 料液比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6 不同溶剂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7 发酵葡萄籽与新鲜葡萄籽的对比实验 | 第35页 |
3.4.8 正交实验 | 第35-37页 |
3.4.9 混合溶剂提取效果的研究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原花青素的精制-大孔吸附树脂法 | 第39-48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4.2 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第40-41页 |
4.3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法 | 第41-46页 |
4.3.1 大孔吸附树脂对原花青素的静态吸附性能 | 第41-43页 |
4.3.2 吸附穿透曲线与吸附量的确定 | 第43-44页 |
4.3.3 O3F3树脂动态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原花青素的精制-膜分离法 | 第48-56页 |
5.1 超滤膜的分离原理 | 第48页 |
5.2 膜分离装置与性能表征 | 第48-50页 |
5.2.1 膜通量 | 第49页 |
5.2.2 截留率 | 第49页 |
5.2.3 杂质去除率的测定 | 第49-50页 |
5.3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5.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5.5 原花青素的超滤过程 | 第50-55页 |
5.5.1 料液的预处理 | 第50页 |
5.5.2 不同超滤膜的纯水通量 | 第50-51页 |
5.5.3 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5.4 超滤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52页 |
5.5.5 截留分子量对膜分离的影响 | 第52-53页 |
5.5.6 膜的清洗与再生 | 第53-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实验结论 | 第56-57页 |
6.2 问题及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