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 前言 | 第12页 |
2 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2.1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2.2 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2.2.1 交酯开环聚合法合成 | 第16-17页 |
2.2.2 羟基酸直接聚合法合成 | 第17-18页 |
2.3 PLGA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2.4 展望 | 第19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4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4.2 工艺路线 | 第20-22页 |
4.2.1 丙交酯的制备 | 第20-21页 |
4.2.2 聚乳酸-乙醇酸(75/25)的制备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聚乳酸-乙醇酸(75/25)(PLGA75/25)合成、表征及质量研究 | 第22-78页 |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2-23页 |
1.1 仪器 | 第22-23页 |
1.2 试剂 | 第2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3-39页 |
2.1 丙交酯的制备及其纯度分析 | 第23-27页 |
2.1.1 制备原理 | 第24页 |
2.1.2 制备与纯化 | 第24页 |
2.1.3 纯度分析 | 第24-27页 |
2.2 高纯度乳酸、乙醇酸的制备 | 第27-28页 |
2.3 端羧基PLGA(75/25)的直接缩聚法合成及工艺优化研究 | 第28-30页 |
2.3.1 合成原理及装置 | 第28页 |
2.3.2 无外加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工艺优化研究 | 第28-29页 |
2.3.3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工艺优化研究 | 第29-30页 |
2.4 端羧基/酯封端PLGA(75/25)的开环聚合法合成及工艺优化研究 | 第30-31页 |
2.4.1 辛酸锌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工艺优化研究 | 第30-31页 |
2.4.2 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工艺优化研究 | 第31页 |
2.5 聚合产物的分离纯化处理 | 第31页 |
2.6 PLGA(75/25)结构表征及分子量测试 | 第31-34页 |
2.6.1 PLGA(75/25)结构表征 | 第31-32页 |
2.6.2 PLGA(75/25)分子量测试 | 第32-34页 |
2.7 PLGA(75/25)作为药用辅料的质量研究 | 第34-38页 |
2.7.1 性状 | 第34页 |
2.7.2 酸度 | 第34页 |
2.7.3 干燥失重 | 第34页 |
2.7.4 炽灼残渣 | 第34页 |
2.7.5 重金属 | 第34-35页 |
2.7.6 砷盐 | 第35页 |
2.7.7 锡盐 | 第35页 |
2.7.8 单体残留量 | 第35页 |
2.7.9 有机溶剂残留量 | 第35-38页 |
2.8 PLGA(75/25)-加替沙星复合膜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38-39页 |
2.8.1 PLGA(75/25)-加替沙星复合膜制备 | 第38页 |
2.8.2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38页 |
2.8.3 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测定 | 第38页 |
2.8.4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8-39页 |
2.8.5 回收率测定 | 第39页 |
2.8.6 PLGA(75/25)-加替沙星复合膜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3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9-74页 |
3.1 丙交酯纯度分析结果 | 第39-42页 |
3.1.1 丙交酯熔点(m.p.)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3.1.2 丙交酯含量测定结果 | 第40-42页 |
3.2 高纯度乳酸、乙醇酸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42-44页 |
3.3 端羧基PLGA(75/25)的直接缩聚法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 第44-47页 |
3.3.1 无外加催化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44-45页 |
3.3.2 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45-47页 |
3.4 端羧基/酯封端PLGA(75/25)的开环聚合法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 第47-57页 |
3.4.1 辛酸锌为催化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47-53页 |
3.4.2 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53-56页 |
3.4.3 辛酸锌与辛酸亚锡的比较 | 第56-57页 |
3.5 PLGA(75/25)结构表征 | 第57-63页 |
3.5.1 红外光谱表征 | 第57-58页 |
3.5.2 核磁共振谱结构表征 | 第58-60页 |
3.5.3 共聚物组成测定结果 | 第60页 |
3.5.4 PLGA(75/25)分子量测定结果 | 第60-63页 |
3.6 PLGA(75/25)作为药物辅料的质量研究 | 第63-71页 |
3.6.1 性状 | 第63-64页 |
3.6.2 酸度 | 第64页 |
3.6.3 干燥失重 | 第64页 |
3.6.4 炽灼残渣 | 第64页 |
3.6.5 重金属 | 第64-65页 |
3.6.6 砷盐 | 第65页 |
3.6.7 锡盐 | 第65页 |
3.6.8 单体残留量 | 第65-68页 |
3.6.9 有机溶剂残留量 | 第68-71页 |
3.7 PLGA(75/25)-加替沙星复合膜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71-74页 |
3.7.1 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测定结果 | 第71页 |
3.7.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71-72页 |
3.7.3 回收率试验结果 | 第72页 |
3.7.4 PLGA(75/25)-加替沙星复合膜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72-74页 |
4 结论 | 第74-78页 |
第三章 聚乳酸-乙醇酸(75/25)(PLGA75/25)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78-102页 |
1 实验原理 | 第78-83页 |
1.1 缩聚反应动力学理论 | 第78页 |
1.2 原理 | 第78-79页 |
1.3 数学推导 | 第79-81页 |
1.4 反应程度P的计算方法 | 第81-82页 |
1.4.1 出水量法 | 第81页 |
1.4.2 端基滴定法 | 第81-82页 |
1.5 数据记录及处理 | 第82-8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8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83-84页 |
2.2.1 常压缩聚反应动力学 | 第84页 |
2.2.2 减压缩聚反应动力学 | 第8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4-101页 |
3.1 常压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84-91页 |
3.2 减压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91-98页 |
3.3 直接缩聚反应的机理 | 第98-101页 |
4 结论 | 第101-102页 |
结束语 | 第102-106页 |
附录Ⅰ:缩聚动力学数据 | 第106-116页 |
附录Ⅱ: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GPC)图谱 | 第116-119页 |
附录Ⅲ:有机溶剂残留量(GC)图谱 | 第119-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8-12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