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间接正犯概述 | 第8-15页 |
| (一) 间接正犯的定义 | 第8-11页 |
| (二) 间接正犯的历史概况 | 第11-15页 |
| 二、间接正犯的理论地位 | 第15-27页 |
| (一) 间接正犯理论地位的纷争 | 第15-20页 |
| (二) 间接正犯理论地位的确立 | 第20-27页 |
| 三、间接正犯的正犯性 | 第27-35页 |
| (一) 现行间接正犯正犯性的理论纷争 | 第27-30页 |
| (二) 对间接正犯正犯性的论证 | 第30-35页 |
| 四、间接正犯的类型 | 第35-47页 |
| (一) 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实施犯罪的情形 | 第36-38页 |
| (二) 利用行为人欠缺构成要件的故意实施犯罪的情形 | 第38-41页 |
| (三) 利用他人合法行为实施犯罪的情形 | 第41-43页 |
| (四) 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实施犯罪的情形 | 第43-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