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文化的省思与建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由来 | 第9-10页 |
1.2 我国宪法文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我国宪法文化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宪法文化概述 | 第12-23页 |
2.1 文化与法律文化 | 第12-16页 |
2.1.1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 第12-14页 |
2.1.2 法律文化的概念与结构 | 第14-16页 |
2.2 宪法文化概观 | 第16-23页 |
2.2.1 宪法文化 | 第16-17页 |
2.2.2 中国的宪法文化 | 第17-19页 |
2.2.3 西方的宪法文化 | 第19-20页 |
2.2.4 中西宪法文化的差异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对我国宪法文化的省思 | 第23-31页 |
3.1 国家权力的一元化 | 第23-24页 |
3.2 公民权利的义务化 | 第24-25页 |
3.3 宪法规范的抽象化 | 第25-27页 |
3.4 宪法意识的虚无化 | 第27-28页 |
3.5 宪法实施的虚置化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我国宪法文化的现代建构 | 第31-46页 |
4.1 宪法文化现代化的含义 | 第31-32页 |
4.2 体现宪法文化的内在价值 | 第32-35页 |
4.2.1 人权保障 | 第32-34页 |
4.2.2 民主程序 | 第34-35页 |
4.3 推进宪法的形式化 | 第35-37页 |
4.3.1 形式合理性优先 | 第35页 |
4.3.2 程序正义优先 | 第35-36页 |
4.3.3 我国宪法形式化的内容 | 第36-37页 |
4.3.4 对宪法自身的审视 | 第37页 |
4.4 树立宪法至上的信仰 | 第37-41页 |
4.4.1 法治国家的外在体现 | 第38页 |
4.4.2 宪法权威的精神意蕴 | 第38-40页 |
4.4.3 国家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区分 | 第40-41页 |
4.5 实现宪法的司法化 | 第41-46页 |
4.5.1 宪法司法化的意义 | 第41-42页 |
4.5.2 组建国家宪法委员会的设想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