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宝康微丸鉴别与含量方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鉴别与含量方法的研究 | 第11-36页 |
1.药品、试剂与仪器 | 第11-12页 |
2.鉴别方法的建立 | 第12-24页 |
2.1 黄连的薄层鉴别 | 第12-14页 |
2.2 甘草的薄层鉴别 | 第14-16页 |
2.3 仙鹤草的薄层鉴别 | 第16-17页 |
2.4 黄芪的薄层鉴别 | 第17-19页 |
2.5 地榆的薄层鉴别 | 第19-21页 |
2.6 白术的薄层鉴别 | 第21-23页 |
2.7 五倍子的薄层鉴别 | 第23-24页 |
3.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4-35页 |
3.1 黄连含量测定方法 | 第25-30页 |
3.1.1 色谱条件 | 第25页 |
3.1.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25-26页 |
3.1.3 干扰试验 | 第26-27页 |
3.1.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27-28页 |
3.1.5 精密度试验 | 第28页 |
3.1.6 稳定性试验 | 第28页 |
3.1.7 重复性试验 | 第28-29页 |
3.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29页 |
3.1.9 三批样品的测定 | 第29页 |
3.1.10 黄连药材的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3.2 黄芪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0-35页 |
3.2.1 色谱条件 | 第30页 |
3.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30-31页 |
3.2.3 干扰试验 | 第31-32页 |
3.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32-33页 |
3.2.5 精密度试验 | 第33页 |
3.2.6 稳定性试验 | 第33-34页 |
3.2.7 重复性试验 | 第34页 |
3.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34页 |
3.2.9 三批样品的测定 | 第34-35页 |
3.2.10 黄芪药材的含量测定 | 第35页 |
4.小结 | 第35-36页 |
讨论与结语 | 第36-40页 |
1.讨论 | 第36-39页 |
1.1 选题的目的处方依据 | 第36-37页 |
1.2 关于质量标准的讨论 | 第37-39页 |
2.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