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产品标识自动识别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1.2 标识识别的条形码技术 | 第8-11页 |
1.2.1 条形码的识别原理 | 第9-10页 |
1.2.2 条形码技术在产品识别中的应用和局限 | 第10-11页 |
1.3 标识识别的数字图像技术 | 第11-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标识图像的预处理 | 第15-29页 |
2.1 运动模糊复原的实现 | 第15-21页 |
2.1.1 运动模糊模型 | 第15-16页 |
2.1.2 运动模糊的常见复原方法分析 | 第16-19页 |
2.1.3 实验结果 | 第19-21页 |
2.2 标识区域提取的实现 | 第21-29页 |
2.2.1 边缘检测 | 第21-22页 |
2.2.2 灰度直方图 | 第22-23页 |
2.2.3 形状检测 | 第23页 |
2.2.4 纹理分析 | 第23-24页 |
2.2.5 算法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24-29页 |
第三章 标识图像的校正 | 第29-35页 |
3.1 标识校正的实现 | 第29-32页 |
3.1.1 几何校正的原理 | 第29-30页 |
3.1.2 插值技术 | 第30页 |
3.1.3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3.2 标识图像的增强处理 | 第32-35页 |
3.2.1 中值滤波 | 第32-33页 |
3.2.2 边缘锐化 | 第33-34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标识的识别 | 第35-43页 |
4.1 信息提取与归一化处理 | 第35-38页 |
4.1.1 正交投影 | 第35页 |
4.1.2 归一化处理 | 第35-36页 |
4.1.3 数学形态学处理 | 第36-37页 |
4.1.4 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4.2 信息识别的实现 | 第38-43页 |
4.2.1 识别原理 | 第38-39页 |
4.2.2 判决法则 | 第39-41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43-51页 |
5.1 实例分析 | 第43-45页 |
5.1.1 先验知识的挖掘 | 第43-44页 |
5.1.2 系统设计的要求 | 第44-45页 |
5.2 系统设计 | 第45-51页 |
5.2.1 系统处理流程的设计 | 第45-46页 |
5.2.2 系统结构的设计 | 第46-49页 |
5.2.3 系统特点的分析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1-5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6.2 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