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基因载体论文

基于荧光碳点的多功能非病毒转基因载体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前言第8-38页
    1.1 引言第8页
    1.2 非病毒载体第8-21页
        1.2.1 阳离子脂质体第9-11页
        1.2.2 阳离子聚合物第11-16页
        1.2.3 多功能纳米载体第16-21页
    1.3 荧光碳点第21-36页
        1.3.1 碳点的合成第22-28页
        1.3.2 碳点的基本性质第28-32页
        1.3.3 碳点的应用第32-36页
    1.4 论文工作的提出第36-38页
第二章 CD-TTDDA 的合成、表征和细胞成像第38-61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43页
        2.1.1 原料与试剂第38-39页
        2.1.2 CD-TTDDA 的合成第39-40页
        2.1.3 CD-TTDDA 的表征第40-41页
        2.1.4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41-42页
        2.1.5 MTT 细胞毒性评价第42-43页
        2.1.6 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成像第43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3-60页
        2.2.1 成分、结构与形貌分析第43-47页
        2.2.2 荧光性能分析第47-58页
        2.2.3 细胞毒性第58-59页
        2.2.4 荧光成像第59-60页
    2.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CD-PEI 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第61-76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3.1.1 实验原料第61-62页
        3.1.2 实验仪器第62页
        3.1.3 CD-PEI 的制备第62-63页
        3.1.4 CD-PEI 的表征第63-6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4-75页
        3.2.1 CD-PEI 成分、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第65-69页
        3.2.2 荧光性能分析第69-72页
        3.2.3 CD-PEI 荧光性能的影响因素第72-75页
    3.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CD-PEI 与质粒 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第76-86页
    4.1 实验部分第77-80页
        4.1.1 试剂耗材第77页
        4.1.2 实验仪器第77-78页
        4.1.3 菌体培养与质粒 pDNA 提取第78-79页
        4.1.4 CD-PEI/pDNA 复合物的制备第79-80页
        4.1.5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80页
        4.1.6 Zeta 电位检测和粒度分析第80页
        4.1.7 透射电镜(TEM)第80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80-85页
        4.2.1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80-82页
        4.2.2 Zeta 电位和粒度分析第82-84页
        4.2.3 透射电镜(TEM)第84-85页
    4.3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CD-PEI 介导的体外基因转染及细胞毒性研究第86-99页
    5.1 实验部分第86-90页
        5.1.1 试剂与耗材第86-87页
        5.1.2 实验仪器第87页
        5.1.3 体外细胞转染第87-88页
        5.1.5 荧光素酶(Luciferase)活性测定第88页
        5.1.6 BCA 法测总蛋白第88-89页
        5.1.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成像第89页
        5.1.8 MTT 法考察细胞毒性第89-90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90-98页
        5.2.1 荧光素酶质粒转染效率分析第90-93页
        5.2.2 CD-PEI 细胞成像能力第93-94页
        5.2.3 细胞毒性第94-98页
    5.3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TEN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PTD-bcr/abl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