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路线 | 第11-12页 |
1.2.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 研究概念界定及范围 | 第12-14页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3.2 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外及国内部分城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及分析 | 第14-21页 |
2.1 新加坡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及分析 | 第14-16页 |
2.1.1 新加坡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 | 第14-15页 |
2.1.2 新加坡公租房后期管理特点及经验 | 第15-16页 |
2.2 香港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及分析 | 第16-19页 |
2.2.1 香港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 | 第17页 |
2.2.2 香港公租房后期管理特点及经验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2.3 重庆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及分析 | 第19-20页 |
2.3.1 重庆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 | 第19页 |
2.3.2 重庆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特点及经验 | 第19-20页 |
2.4 武汉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及分析 | 第20-21页 |
2.4.1 武汉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 | 第20页 |
2.4.2 重庆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特点及经验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北京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32页 |
3.1 北京市公租房管理概况 | 第21-22页 |
3.1.1 北京市公租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第21页 |
3.1.2 北京市公租房相关政策解读 | 第21-22页 |
3.1.3 北京市公租房建设分配及租金情况 | 第22页 |
3.2 北京市公租房后期管理现状——以燕保·龙泉家园为例 | 第22-28页 |
3.2.1 北京市公租房预期管理目标 | 第22-23页 |
3.2.2 北京市公租房管理原则 | 第23-24页 |
3.2.3 北京燕保·龙泉家园公租房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4-28页 |
3.3 北京市公租房后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2页 |
3.3.1 行政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3.3.2 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3.3 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3.3.4 社会矛盾问题凸显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改善北京市公租房后期管理模式的具体对策 | 第32-45页 |
4.1 行政体系的完善 | 第32页 |
4.1.1 建立市区两级住房保障体系 | 第32页 |
4.1.2 设立社区公租房监管委员会 | 第32页 |
4.1.3 建立多位一体的民主协商机制 | 第32页 |
4.2 使用过程监管 | 第32-38页 |
4.2.1 使用动态监管机制 | 第32-35页 |
4.2.2 建立强制退出机制 | 第35-37页 |
4.2.3 公租房试点出售机制 | 第37-38页 |
4.3 日常运营机制 | 第38-41页 |
4.3.1 建立住房保障部门执法机制和运营标准 | 第38-39页 |
4.3.2 市投资中心委托运营机制 | 第39-40页 |
4.3.3 监管委员会日常管理机制 | 第40-41页 |
4.3.4 建立公租房室内维修机制 | 第41页 |
4.4 社会矛盾化解 | 第41-45页 |
4.4.1 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职能 | 第41-42页 |
4.4.2 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 第42-43页 |
4.4.3 建立特殊群体服务体系及租金减免政策 | 第43页 |
4.4.4 加强合理使用公租房宣传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适用性及有效性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