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生物活性玻璃概述 | 第15-18页 |
1.2.1 生物活性玻璃的合成 | 第16-17页 |
1.2.2 生物活性玻璃的性能及应用 | 第17-18页 |
1.3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3.1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3.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于菌丝体骨架的介孔-大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2.3.1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前驱液(MBG-p)的合成 | 第21-22页 |
2.3.2 复合孔生物活性玻璃(MRBG)的合成 | 第22页 |
2.3.3 药物在MRBG中的组装及缓释 | 第22页 |
2.3.4 MRBG的体外成骨性能 | 第22页 |
2.3.5 MRBG的细胞粘附性 | 第22-23页 |
2.4 结果和讨论 | 第23-29页 |
2.4.1 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23-25页 |
2.4.2 药物的组装及释放性能 | 第25-26页 |
2.4.3 体外模拟成骨活性 | 第26-28页 |
2.4.4 海拉(HeLa)细胞粘附性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介孔-大孔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3.1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前驱液(MBG-p)的合成 | 第32页 |
3.3.2 复合孔材料(TBGPnSm-x)的合成 | 第32页 |
3.3.3 药物在TBGPnSm-x中的组装及释放 | 第32页 |
3.3.4 TBGPnSm-x的体外成骨性能 | 第32-33页 |
3.3.5 TBGPnSm-x的细胞粘附性和毒性 | 第33页 |
3.4 结果和讨论 | 第33-41页 |
3.4.1 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33-37页 |
3.4.2 药物的组装及缓释性能 | 第37-38页 |
3.4.3 体外模拟成骨活性 | 第38-40页 |
3.4.4 海拉(HeLa)细胞粘附性与毒性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一步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修饰的三维(3D)复合孔钛生物活性玻璃及性能研究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4.3.1 PMMA胶体晶体模板的合成 | 第44页 |
4.3.2 3D孔道Ti-BGs/PMMA的合成 | 第44页 |
4.3.3 药物在样品中的组装及释放 | 第44-45页 |
4.3.4 样品的体外成骨性能 | 第45页 |
4.3.5 样品的细胞毒性 | 第45页 |
4.3.6 样品的抗菌性 | 第45-4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4.4.1 Ti-BGs/PMMA的结构表征 | 第46-49页 |
4.4.2 药物的组装及缓释性能 | 第49-50页 |
4.4.3 体外模拟成骨活性 | 第50-51页 |
4.4.4 机械强度性能 | 第51页 |
4.4.5 成骨肉瘤细胞(U2OS)毒性 | 第51-52页 |
4.4.6 抗菌能力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