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舆论概述 | 第16-25页 |
(一) 舆论的定义 | 第16-17页 |
(二) 舆论的形成 | 第17-19页 |
1. 舆论形成阶段的划分 | 第17-18页 |
2. 舆论形成的模式 | 第18-19页 |
(三) 舆论的结构和特征 | 第19-22页 |
1. 舆论的结构 | 第19-21页 |
2. 舆论的特征 | 第21-22页 |
(四) 新媒介时代舆论的新特点 | 第22-25页 |
二、科学技术发展舆论控制的必要性、机制和作用 | 第25-33页 |
(一) 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1.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需要舆论引导和控制 | 第25页 |
2. 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 第25-27页 |
3. 舆论控制影响科学技术的社会选择 | 第27-28页 |
(二) 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机制 | 第28-30页 |
(三) 科学技术发展舆论控制的作用 | 第30-33页 |
1. 舆论的社会褒扬功能 | 第30-31页 |
2. 舆论的道德示范功能 | 第31页 |
3. 舆论的价值整合功能 | 第31-32页 |
4. 舆论的社会监督功能 | 第32-33页 |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5页 |
(一) 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1. 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发展关注度偏低 | 第33-34页 |
2. 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的控制效果弱 | 第34-36页 |
3. 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控制的失真 | 第36-37页 |
4. 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控制的群体恐慌 | 第37-38页 |
(二) 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8-45页 |
1. 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发展不平衡 | 第38-39页 |
2. 公众媒介素养水平不高 | 第39-42页 |
3. 舆论群体的非理性 | 第42-43页 |
4. 公众舆论保障机制的缺失 | 第43-45页 |
四、完善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对策 | 第45-54页 |
(一)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水平,规避舆论失真和恐慌 | 第45-47页 |
(二)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提升舆论关注热情 | 第47-50页 |
1. 抓好基础教育工作 | 第47-48页 |
2. 有效开展科普工作 | 第48-49页 |
3. 多元化建设科学技术传播介质 | 第49-50页 |
(三) 建立舆论监测引导机制,提高公众舆论实际影响力 | 第50-54页 |
1. 主动设置议程,引导公众舆论氛围 | 第50-51页 |
2. 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避免群体非理性 | 第51-52页 |
3. 建立舆论保障措施,保障舆论畅通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