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3-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硝酸锂-氨和硫氰酸钠-氨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 硝酸锂-氨和硫氰酸钠-氨溶液热物理性质研究 | 第28-47页 |
2.1 气液平衡状态下氨/盐溶液饱和蒸气压参数拟合 | 第28-31页 |
2.2 氨/盐溶液定压比热参数拟合 | 第31-33页 |
2.3 氨/盐溶液比焓参数求解 | 第33-37页 |
2.4 氨/盐溶液比熵参数理论模型及求解 | 第37-43页 |
2.5 氨/盐溶液结晶浓度计算 | 第43-45页 |
2.6 氨/盐溶液粘度系数计算 | 第45页 |
2.7 氨/盐溶液热导率参数计算 | 第45页 |
2.8 氨/盐溶液密度参数计算 | 第45-46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风冷单效氨/盐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特性分析 | 第47-73页 |
3.1 系统的理论构建及流程原理研究 | 第47-56页 |
3.2 系统最大允许的发生温度 | 第56-57页 |
3.3 发生器对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7-60页 |
3.4 吸收器对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3.5 非绝热吸收过程对系统综合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62-69页 |
3.6 喷淋流量对吸收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4. 风冷双效氨/盐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特性分析 | 第73-90页 |
4.1 系统的理论构建及流程原理研究 | 第73-78页 |
4.2 最优低压发生器发生温度 | 第78-81页 |
4.3 高压发生器发生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及高温工况下可行性分析 | 第81-83页 |
4.4 吸收器吸收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83-84页 |
4.5 非绝热吸收过程对系统循环综合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84-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风冷单效氨/盐吸收式制冷系统(?)分析 | 第90-106页 |
5.1 工质对(?)参数的计算 | 第90-92页 |
5.2 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92-94页 |
5.3 (?)分析结果 | 第94-10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6. 风冷单效氨/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 | 第106-135页 |
6.1 实验平台工作原理 | 第106-107页 |
6.2 实验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 第107-115页 |
6.3 实验装置关键设备及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15-120页 |
6.4 实验内容及步骤 | 第120-123页 |
6.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23-13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135-139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35-136页 |
7.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36-137页 |
7.3 展望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1页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