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综合运输论文--管道运输论文--管道维护与检修论文

基于振动测量的管道应力获取及寿命预测方法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管道安全评估及其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管道失效原因概述第12-15页
        1.2.2 管道安全评估国内外现状第15-18页
    1.3 管道寿命预测及其研究现状第18-24页
        1.3.1 疲劳理论第18-20页
        1.3.2 振动疲劳分析第20-21页
        1.3.3 应力获取方法第21-24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4-25页
    1.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2章 基于振动测量的管道应力获取方法第26-36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弯曲正应力计算第26-29页
    2.3 管道振幅与应力映射关系模型第29-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仿真分析与振动传感器采样布局优化方案研究第36-5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管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3 两端固定管道下振动应力模型可行性验证第37-43页
        3.3.1 不同管径管长比对模型应力获取影响探究第39-41页
        3.3.2 不同模态下两端固定管道模型可行性验证第41-43页
    3.4 悬臂管道下振动应力模型可行性验证第43-44页
    3.5 等径弯管下振动应力模型可行性验证第44-45页
    3.6 采样布局优化第45-49页
        3.6.1 不同采样间隔下两端固定管道模型可行性分析第45-47页
        3.6.2 等差采样间隔下的采样布局优化第47-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改进雨流计数法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50-66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基于时域信号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50-57页
        4.2.1 金属S-N曲线第50-52页
        4.2.2 Miner累积损伤理论第52-55页
        4.2.3 幅值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第55-57页
    4.3 改进幅值概率密度分布获取方法第57-61页
    4.4 两端固定管道疲劳分析实例第61-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系统开发与实验验证第66-84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系统开发与实现第66-71页
        5.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第66-67页
        5.2.2 数据处理设计第67-68页
        5.2.3 软件系统实现第68-71页
    5.3 管道振动应力模型实验验证第71-83页
        5.3.1 实验原理分析第71-73页
        5.3.2 实验系统搭建第73-76页
        5.3.3 管道实验与结果分析第76-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6.1 全文总结第84页
    6.2 工作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与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国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