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8页 |
| 1.1 介电性能概述 | 第10-22页 |
| 1.1.1 电介质理论 | 第10-17页 |
| 1.1.2 介电常数 | 第17-20页 |
| 1.1.3 介电损耗 | 第20-21页 |
| 1.1.4 电介质的应用 | 第21-22页 |
| 1.2 介电玻璃的分类与用途 | 第22-23页 |
| 1.3 低介电玻璃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 2 实验制备过程及表征方法 | 第28-35页 |
| 2.1 实验所用原料及主要设备 | 第28-29页 |
| 2.2 玻璃样品的制备 | 第29-32页 |
| 2.2.1 高硼硅酸盐玻璃体系的成分设计与制备 | 第30-31页 |
| 2.2.2 钽-铌酸盐玻璃体系的成分设计与制备 | 第31-32页 |
| 2.2.3 高硼硅酸盐与钽-铌酸盐玻璃粉末混合体系的成分设计与制备 | 第32页 |
| 2.3 性能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32-35页 |
| 2.3.1 差热分析(DTA) | 第32页 |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2-33页 |
| 2.3.3 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33页 |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3页 |
| 2.3.5 介电频谱测试 | 第33页 |
| 2.3.6 热膨胀系数测试(TE) | 第33页 |
| 2.3.7 高温黏度测试 | 第33-34页 |
| 2.3.8 偏光显微镜测试 | 第34-35页 |
| 3 低介电高硼硅酸盐玻璃性能的研究 | 第35-42页 |
| 3.1 引言 | 第35页 |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 3.2.1 差热图谱分析 | 第35-36页 |
| 3.2.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36-38页 |
| 3.2.3 介电性能 | 第38-39页 |
| 3.2.4 热膨胀系数分析 | 第39-40页 |
| 3.2.5 高温黏度 | 第40-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低介电钽-铌酸盐玻璃性能的研究 | 第42-69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67页 |
| 4.2.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42-44页 |
| 4.2.2 差热图谱分析 | 第44-55页 |
| 4.2.3 XRD衍射图谱分析 | 第55-56页 |
| 4.2.4 扫描电镜图谱 | 第56-58页 |
| 4.2.5 介电性能 | 第58-66页 |
| 4.2.6 热膨胀系数分析 | 第66-6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5 高硼硅酸盐加铌酸盐混合玻璃的性能研究 | 第69-75页 |
| 5.1 引言 | 第69页 |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 5.2.1 光学显微镜图 | 第69-70页 |
| 5.2.2 介电性能 | 第70-7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6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和参加的项目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