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2.1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2 植被覆盖度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29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4-25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25页 |
2.3 土壤植被 | 第25-26页 |
2.4 气候条件 | 第26-27页 |
2.5 河流水系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29-45页 |
3.1 资料来源 | 第29-33页 |
3.1.1 MODIS产品 | 第29-32页 |
3.1.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 第32-33页 |
3.2 数据预处理 | 第33-42页 |
3.2.1 遥感数据处理 | 第33-41页 |
3.2.2 气象数据处理 | 第41页 |
3.2.3 土壤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3.3 空间插值方法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第45-79页 |
4.1 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 | 第45-46页 |
4.2 利用NDVI计算植被覆盖度 | 第46-47页 |
4.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7-50页 |
4.3.1 计算NDVI_(soil)与NDVI_(veg)参数值 | 第47-48页 |
4.3.2 绘制NDVI_(soil)与NDVI_(veg)参数图 | 第48-50页 |
4.4 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第50-57页 |
4.4.1 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年内时空演变特征 | 第51-55页 |
4.4.2 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年际时空演变特征 | 第55-57页 |
4.5 植被覆盖度趋势分析 | 第57-62页 |
4.5.1 趋势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4.5.2 植被覆盖度趋势分析 | 第59-62页 |
4.6 植被覆盖度Hurst指数分析 | 第62-69页 |
4.6.1 Hurst指数 | 第62-64页 |
4.6.2 基于Hurst指数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第64-69页 |
4.7 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和Sen倾斜度分析 | 第69-73页 |
4.7.1 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Sen倾斜度原理 | 第69-70页 |
4.7.2 基于Mann-Kendall和Sen变化趋势分析 | 第70-73页 |
4.8 Sen倾斜度和Hurst指数耦合分析 | 第73-78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 第79-100页 |
5.1 相关分析法 | 第79-80页 |
5.2 降水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第80-84页 |
5.2.1 西辽河流域降水特征分析 | 第80-82页 |
5.2.2 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第82-84页 |
5.3 气温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第84-86页 |
5.3.1 西辽河流域气温特征分析 | 第84页 |
5.3.2 气温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第84-86页 |
5.4 西辽河流域参考蒸散发的估算 | 第86-90页 |
5.4.1 参考蒸散发的估算方法 | 第86-87页 |
5.4.2 生长季参考蒸散发量分析 | 第87-88页 |
5.4.3 参考蒸散发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第88-90页 |
5.5 地下水位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第90-99页 |
5.5.1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特征 | 第90-94页 |
5.5.2 地下水位埋深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第94-9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6.1 结论 | 第100-101页 |
6.2 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6.3 展望 | 第102-103页 |
附录A 土壤类条件下的NDVI_(soil)参数表 | 第103-106页 |
附录B 土地覆盖条件下的NDVI_(veg)参数表 | 第106-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