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平顶山市社区矫正工作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11-17页
    (一)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2-15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页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1. 创新之处第16页
        2. 不足之处第16-17页
一、社区矫正概况第17-28页
    (一) 社区矫正的相关概念和适用范围第17-18页
        1. 社区的概念第17-18页
        2. 社区矫正的概念第18页
        3.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第18页
    (二) 社区矫正的理论依据第18-21页
        1. 公共管理理论第18-19页
        2. 行刑社会化理论第19-20页
        3. 教育刑理论第20页
        4. 行刑经济化理论第20-21页
        5. 心理学理论第21页
    (三) 国外社区矫正的历史沿革第21-24页
        1. 重视改造阶段第21-22页
        2. 关注矫治阶段第22页
        3. 强调重返社会阶段第22-23页
        4. 重视惩罚阶段第23页
        5. 关注社区安全阶段第23-24页
    (四) 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概况第24-28页
        1. 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第24-26页
        2. 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第26-28页
二、平顶山市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第28-39页
    (一) 平顶山市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做法第28-32页
        1. 建立工作机构第28-29页
        2. 形成工作机制第29-30页
        3. 严格实施分类管理第30页
        4. 建立“电子围墙”第30-31页
        5. 建立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31页
        6. 推进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第31-32页
    (二) 社区矫正对象的构成和管理情况第32-35页
        1. 社区矫正对象的构成情况第32-34页
        2. 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情况第34-35页
    (三)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构成及工作职责第35-39页
        1.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的公职人员第36-37页
        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第37页
        3. 社区矫正社会志愿者第37页
        4. 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第37页
        5. 矫正对象的监护人或家属第37-38页
        6. 社会团体或其他单位第38-39页
三、平顶山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9-46页
    (一) 社区矫正保障力度不够第39-40页
        1. 缺乏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第39页
        2. 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第39页
        3. 缺乏必要的人力保障第39-40页
        4. 缺乏专业化的人才第40页
        5. 缺乏必要的装备保障第40页
    (二) 社会力量参与薄弱第40-41页
        1. 社会知晓率低第41页
        2. 社会认同感不高第41页
        3. 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参与度不高第41页
        4.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人员偏少第41页
    (三) 管理衔接工作尚需改善第41-43页
        1. 司法行政部门与其它政法部门的衔接问题第42页
        2. 司法行政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第42页
        3. 成员单位之间衔接问题第42-43页
    (四) 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制度不完善第43-46页
        1. 委托调查函的文书格式不规范第43页
        2. 调查评估力量薄弱第43-44页
        3. 调查评估信息掌握不全面第44页
        4. 被调查走访的单位和人员不配合第44-46页
四、改进平顶山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第46-52页
    (一) 健全社区矫正管理的保障机制第46-47页
        1.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建设第46页
        2. 增加社区矫正工作者人数第46页
        3. 加大社区矫正经费的投入第46-47页
        4. 配备必要的警用装备第47页
    (二) 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第47-48页
        1. 加大社区矫正宣传力度第47页
        2. 加快非政府组织的培养和发展第47-48页
    (三) 提高社区矫正队伍的素质第48-49页
        1. 设立资格准入制度第48-49页
        2. 加大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第49页
    (四) 进一步加强管理衔接工作第49-50页
        1. 加强与本地各部门的衔接第49页
        2. 加强与异地政法部门的衔接第49-50页
    (五) 完善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制度第50页
        1. 统一名称及格式第50页
        2. 完善调查评估程序第50页
        3. 建立社区矫正回避制度第50页
    (六) 加大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工作第50-52页
        1. 积极为矫正对象提供本地就业机会第50-51页
        2. 探索矫正对象异地就业第51页
        3. 加强矫正对象技能培训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拉善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研究
下一篇:无极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