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艺术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以SY学院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第12-15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3页
        (二)相关理论第13-15页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内容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第一章 SY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分析第17-29页
    一、SY学院贫困生现状第17-19页
        (一)SY学院贫困生基本情况第17-19页
        (二)SY学院贫困生致贫的原因分析第19页
    二、SY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第19-24页
        (一)贫困生认证体系第19-20页
        (二)贫困生资助体系第20-24页
    三、SY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行成效第24-29页
        (一)获国家奖助学金的学生比例有所提高第24-26页
        (二)助学贷款发放效果显著第26-27页
        (三)社会资助力度稳步提高第27-28页
        (四)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资助效力明显提升第28-29页
第二章 SY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40页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第29-31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9页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9-30页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第30页
        (四)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30-31页
    二、SY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7页
        (一)奖助公平性欠佳第32-33页
        (二)激励性有所欠缺第33-34页
        (三)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合理性欠佳第34-35页
        (四)在助学贷款方面存在缺位第35-36页
        (五)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第36-37页
    三、SY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0页
        (一)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第37页
        (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和诚信教育不足第37-38页
        (三)资助监督和管理职能欠缺第38页
        (四)贫困生资助体系设计不合理第38-39页
        (五)缺乏协调统一的资助措施和足够资金支持第39-40页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经验借鉴与启示第40-46页
    一、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经验借鉴第40-42页
        (一)美国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第40-41页
        (二)日本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第41-42页
    二、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经验借鉴第42-43页
        (一)天津音乐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第42页
        (二)武汉音乐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第42-43页
        (三)四川音乐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第43页
    三、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验的启示第43-46页
        (一)坚持“成本分担”原则第44页
        (二)合理分配“多元化”的资助模式第44页
        (三)完善勤工助学机制第44-45页
        (四)加大贫困生思想教育力度第45-46页
第四章 完善SY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第46-55页
    一、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机制第46-48页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标准体系第46-47页
        (二)健全贫困生认定流程第47页
        (三)实行动态认定第47-48页
    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第48-49页
        (一)学校开展常规性监管第48页
        (二)鼓励学生展开监督第48-49页
        (三)注重政府监管的实效化第49页
    三、完善现行的助学贷款机制第49-50页
        (一)建立贷款信息体系第49-50页
        (二)建立学生诚信记录网站第50页
    四、拓宽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第50-51页
        (一)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第50-51页
        (二)学校广拓多方资源第51页
    五、发掘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第51-52页
        (一)扩大校内勤工助学金比重第51-52页
        (二)扩大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渠道第52页
        (三)提升勤工助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第52页
    六、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帮扶第52-55页
        (一)加强心理帮扶第53页
        (二)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第53页
        (三)加强贫困生自立自强教育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口岸经济在促进中蒙边贸合作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对策
下一篇:新时期军队文艺团体体制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