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 | 第11-14页 |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 | 第11-12页 |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质子交换膜与膜污染问题 | 第14-19页 |
1.3.1 质子交换膜 | 第14-16页 |
1.3.2 质子交换膜材料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3 质子交换膜污染 | 第18-19页 |
1.4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技术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3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3-31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3-25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2 膜样品的制备与分析 | 第25-28页 |
2.2.1 PVDF-g-PSSA复合膜的制备 | 第25页 |
2.2.2 QCM-D膜样品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3 膜抗污染性能分析 | 第26页 |
2.2.4 含水率以及接触角测定 | 第26-27页 |
2.2.5 多糖与蛋白测定 | 第27-28页 |
2.3 电池性能测定 | 第28-31页 |
2.3.1 输出电压与电流 | 第28页 |
2.3.2 功率密度与极化曲线 | 第28-29页 |
2.3.4 COD和库伦效率的测定 | 第29-31页 |
3. QCM-D研究膜表面吸附行为 | 第31-45页 |
3.1 接枝量对PVDF-g-PSSA膜的影响 | 第31-35页 |
3.1.1 接枝量对PVDF-g-PSSA膜面BSA吸附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2 接枝量对PVDF-g-PSSA膜面SA吸附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3 两种污染物吸附质量对比 | 第34-35页 |
3.2 离子强度对Zeta电位与含水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不同离子强度对膜面BSA吸附的影响 | 第36-41页 |
3.3.1 不同离子强度对PVDF-g-PSSA膜面BSA吸附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2 不同离子强度对Nafion膜面BSA吸附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3 两种膜面BSA吸附对比 | 第40-41页 |
3.4 不同离子强度对膜面SA吸附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1 不同离子强度对PVDF-g-PSSA膜面SA吸附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2 不同离子强度对Nafion膜面SA吸附的影响 | 第42页 |
3.4.3 两种膜面SA吸附对比 | 第42-43页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4.膜污染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 | 第45-53页 |
4.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 | 第45-46页 |
4.2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胞外聚合物 | 第46-48页 |
4.2.1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 | 第46页 |
4.2.2 胞外聚合物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 膜污染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影响 | 第48-52页 |
4.3.1 微生物燃料电池更换新膜前后产电变化 | 第48-49页 |
4.3.2 微生物燃料电池更换新膜前后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变化 | 第49-50页 |
4.3.3 微生物燃料电池更换新膜前后COD去除率和库伦效率变化 | 第50-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53-56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展望与建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