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Flow的负载均衡的改进与优化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4-28页 |
2.1 负载均衡概念 | 第14页 |
2.2 负载均衡分类 | 第14-17页 |
2.2.1 静态负载均衡 | 第14-15页 |
2.2.2 动态负载均衡 | 第15-16页 |
2.2.3 负载均衡的部署方式 | 第16-17页 |
2.3 OpenFlow相关技术研究 | 第17-27页 |
2.3.1 SDN架构定义 | 第17-19页 |
2.3.2 OpenFlow协议 | 第19-21页 |
2.3.3 OpenFlow交换机 | 第21-25页 |
2.3.4 控制器Ryu介绍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负载均衡方案设计 | 第28-46页 |
3.1 方案设计技术背景 | 第28-29页 |
3.2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3.3 负载均衡算法改进 | 第31-38页 |
3.3.1 AD最短路径算法 | 第31-35页 |
3.3.2 AWR通配符规则 | 第35-38页 |
3.4 负载均衡设计方案 | 第38-45页 |
3.4.1 方案设计架构 | 第38-41页 |
3.4.2 方案设计原理 | 第41-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性能测试评估与结果分析 | 第46-62页 |
4.1 仿真平台搭建 | 第46-49页 |
4.1.1 Mininet | 第46-48页 |
4.1.2 Open vSwitch虚拟交换机 | 第48-49页 |
4.2 仿真测试与验证 | 第49-59页 |
4.2.1 模块代码实现分析 | 第49-50页 |
4.2.2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50-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2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