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病毒土传媒介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语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第一节 水稻条纹病毒(RSV)与水稻条纹叶枯病 | 第14-23页 |
·水稻条纹病毒(RSV) | 第14-18页 |
·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 | 第18-22页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和症状 | 第18-19页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以及防治 | 第19-20页 |
·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 | 第20-22页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研究 | 第22-23页 |
·通过化学防治来控制病害 | 第22页 |
·运用抗病品种、抗病遗传和抗病育种来控制病害 | 第22-23页 |
·基因工程来控制病害 | 第23页 |
第二节 植物病毒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植物病毒的鉴定检测方法 | 第23-26页 |
·生物学检测方法 | 第23页 |
·清学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基因工程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传毒介体和传毒方式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土传病害研究概况 | 第27-29页 |
·土传病害特点及其危害 | 第27-28页 |
·土产病害的流行和防治 | 第28-29页 |
·我国重要的水稻土传病害 | 第29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接种诱发条纹叶枯病 | 第32-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土样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32-33页 |
·水稻接种方法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土壤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 第33-34页 |
·冬季培养箱中接种试验 | 第34-35页 |
·夏季接种试验 | 第35-38页 |
·水稻根系接种水生金黄杆菌后条纹叶枯病的发病进程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发病株叶片内RSV检测 | 第40-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0-41页 |
·试剂 | 第40-41页 |
·试剂盒 | 第41页 |
·培养基 | 第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PCR扩增 | 第41页 |
·琼脂糖胶DNA产物的回收 | 第41-42页 |
·连接反应与转化 | 第42页 |
·质粒提取 | 第42-43页 |
·植株总RNA的提取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水生金黄杆菌接种后发病株的RSV病毒定性检测 | 第43-44页 |
·水稻不同部位叶片的RT-PCR检测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水生金黄杆菌内RSV的检测 | 第48-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8-49页 |
·供试材料 | 第48页 |
·供试抗血请 | 第48页 |
·试剂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病毒提纯和观察 | 第49页 |
·电镜超薄切片制备 | 第49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样品制备 | 第49-50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程序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病毒的提纯 | 第50-51页 |
·电镜超薄切片 | 第51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