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淮学院近邻河高层住宅基础工程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与特点 | 第11-13页 |
1.2.2 高层建筑主要结构体系 | 第13-15页 |
1.2.3 高层建筑结构基坑支护方案 | 第15-17页 |
1.2.4 地震特点及灾害概况 | 第17-19页 |
1.2.5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方法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黄淮学院住宅楼概况及影响基坑稳定性因素分析 | 第21-34页 |
2.1 黄淮学院临河高层住宅工程概况 | 第21-28页 |
2.1.1 工程设计概况 | 第21-23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3-25页 |
2.1.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页 |
2.1.4 抗震等级及设防烈度 | 第25页 |
2.1.5 施工期现场环境条件 | 第25-28页 |
2.2 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28-32页 |
2.2.1 构造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 第28-29页 |
2.2.2 单项指标权重确定 | 第29-31页 |
2.2.3 综合权重计算 | 第31页 |
2.2.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黄淮学院住宅楼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稳定性评估 | 第34-47页 |
3.1 基坑粉质黏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 第34-35页 |
3.2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 第35-36页 |
3.2.1 设计依据 | 第35页 |
3.2.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 第35-36页 |
3.2.3 参数的初选 | 第36页 |
3.3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 第36-41页 |
3.3.1 土钉墙墙支护方法简介 | 第36-37页 |
3.3.2 土钉墙尺寸设计参数确定 | 第37页 |
3.3.3 土钉抗力计算 | 第37-40页 |
3.3.4 土钉墙支护稳定分析 | 第40-41页 |
3.4 基坑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方案 | 第41页 |
3.5 基坑开挖支护结构稳定性评估数值模型建立 | 第41-44页 |
3.5.1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41-42页 |
3.5.2 材料非线性本构模型 | 第42页 |
3.5.3 数值模型几何尺寸 | 第42-43页 |
3.5.4 模型单元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43页 |
3.5.5 工况分析及计算条件假设 | 第43-44页 |
3.5.6 初始场地地应力平衡方法 | 第44页 |
3.6 基坑开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第44-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外部荷载环境变化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 第47-57页 |
4.1 外部荷载——河流水位变化 | 第47-49页 |
4.1.1 水位动态变化数值模型 | 第47-48页 |
4.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4.2 外部荷载——突发地震作用 | 第49-51页 |
4.2.1 建筑结构动力计算理论分析 | 第49-50页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51页 |
4.3 讨论:住宅楼使用中地基受外部荷载影响 | 第51-55页 |
4.3.1 高层住宅结构基本参数 | 第51页 |
4.3.2 河流水位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4.3.3 突发地震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57-5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5.2 后期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