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4页
    1.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背景及发展概况第13-18页
        1.1.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与应用第15-18页
    1.2 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8-30页
        1.2.1 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2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2-24页
        1.2.3 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4-29页
        1.2.4 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9-30页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概述第30-34页
        1.3.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30-31页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述第31-34页
第2章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及关键问题的研究第34-66页
    2.1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谐波检测算法的理论基础第35-39页
        2.1.1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谐波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第35-38页
        2.1.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谐波检测算法的实现第38-39页
    2.2 基于超前-滞后校正网络数字低通滤波器的研究第39-49页
        2.2.1 数字低通滤波器类型比较与选型依据第39-45页
        2.2.2 基于超前-滞后校正网络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第45-47页
        2.2.3 基于超前-滞后校正网络数字低通滤波器验证与分析第47-49页
    2.3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谐波检测算法在APF中的应用第49-64页
        2.3.1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第50-55页
        2.3.2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谐波检测算法的实现第55-61页
        2.3.3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谐波检测算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第61-64页
    2.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3章 变环宽滞环电流控制与变限幅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研究第66-87页
    3.1 变环宽滞环电流模糊控制策略的研究第67-75页
        3.1.1 滞环电流控制原理及等效模型第67-68页
        3.1.2 APF网侧谐波电流分析及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第68-71页
        3.1.3 可变环宽滞环电流模糊控制的实现第71-73页
        3.1.4 可变环宽滞环电流模糊控制的仿真实验第73-75页
    3.2 变限幅直流母线电压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第75-86页
        3.2.1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基本原理第76-77页
        3.2.2 用于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的低通滤波器设计第77-79页
        3.2.3 变限幅直流母线电压模糊控制方法第79-84页
        3.2.4 变限幅直流母线电压模糊控制方法的仿真实验第84-86页
    3.3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数据驱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非线性多变量自适应控制方法第87-107页
    4.1 数学模型描述第88-89页
    4.2 基于数据驱动的未建模动态补偿非线性控制器第89-92页
    4.3 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变量自适应控制方法第92-96页
        4.3.1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策略第92页
        4.3.2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算法第92-93页
        4.3.3 多变量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算法第93页
        4.3.4 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变量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算法第93-96页
        4.3.5 切换机制第96页
    4.4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的稳定性与收敛性分析第96-103页
    4.5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103-105页
    4.6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5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主要电路的研究实现与优化设计第107-141页
    5.1 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主要参数的选取第107-115页
        5.1.1 主电路功率开关器件的选取第107-109页
        5.1.2 直流侧电容器的选取第109-110页
        5.1.3 直流侧电压的选取第110-113页
        5.1.4 交流侧电感值的选取第113-115页
    5.2 IGBT驱动模块的应用设计与性能分析第115-124页
        5.2.1 IGBT驱动模块选取依据第115-116页
        5.2.2 2SD106AI-17驱动模块应用设计第116-119页
        5.2.3 SKHI23/17驱动模块应用设计第119-122页
        5.2.4 2SD106AI-17与SKHI23/17驱动性能分析第122-124页
    5.3 RCD参数优化设计第124-130页
        5.3.1 缓冲电路工作原理与参数优化设计第124-128页
        5.3.2 APF缓冲电路的实际选取第128-129页
        5.3.3 缓冲电路的仿真与实验分析第129-130页
    5.4 PLL相关电路的优化设计第130-136页
        5.4.1 PLL电路工作原理第130-133页
        5.4.2 PLL电路优化设计第133-135页
        5.4.3 PLL电路仿真与实验分析第135-136页
    5.5 主要保护电路的设计与实现第136-140页
        5.5.1 软启动电路的设计第137-138页
        5.5.2 过压保护电路的设计第138-140页
    5.6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第6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整体设计与实验第141-154页
    6.1 有源电力滤波器整体结构设计第141-143页
    6.2 有源电力滤波器软件设计第143-144页
    6.3 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研究第144-150页
        6.3.1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第145-148页
        6.3.2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的实验研究第148-150页
    6.4 实验样机照片第150-153页
    6.5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第7章 结论及展望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7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70-171页
致谢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输入听觉显示的导盲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MPI的集群通信协议的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