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 ·国外智能电网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智能电网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2章 智能电网建设概述 | 第14-22页 |
|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5页 |
| ·智能电网概念 | 第14页 |
| ·智能电网的特征 | 第14-15页 |
|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 | 第15-19页 |
| ·特征与内涵 | 第15-16页 |
| ·基本构架 | 第16页 |
| ·总体发展阶段 | 第16-17页 |
| ·基本建设环节 | 第17-19页 |
| ·智能电网建设对我国的影响 | 第19-21页 |
| ·经济影响 | 第19-20页 |
| ·社会影响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电力产业投入产出研究模型 | 第22-35页 |
| ·投入产出表概述 | 第23-25页 |
| ·基本表式和结构 | 第23-25页 |
| ·内部平衡关系 | 第25页 |
|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 第25-29页 |
| ·直接消耗系数 | 第26页 |
| ·完全消耗系数 | 第26-27页 |
| ·列昂惕夫逆矩阵 | 第27-28页 |
| ·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 | 第28-29页 |
| ·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 | 第29页 |
| ·投入产出表预测模型 | 第29-34页 |
| ·专家调查法 | 第31-32页 |
| ·RAS 法 | 第32-33页 |
| ·交叉熵法 | 第33-34页 |
| ·组合方法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智能电网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35-53页 |
| ·2020 年投入产出表预测 | 第35-47页 |
| ·专家调查法预测 | 第36-39页 |
| ·基于RAS 的投入产出表预测 | 第39-42页 |
| ·基于CE 的投入产出表预测 | 第42-47页 |
| ·智能电网建设对国民经济影响分析 | 第47-52页 |
| ·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 第47-48页 |
| ·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 第48-49页 |
| ·影响力系数分析 | 第49-51页 |
| ·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60-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