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黄河九曲第一湾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十八大”提出大力推建生态文明建设第12页
        1.1.3 湿地旅游开辟了生态旅游的新领域第12页
        1.1.4 若尔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势在必行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1.3.1 生态旅游研究第13-15页
        1.3.2 湿地研究第15-17页
        1.3.3 高原湿地研究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0-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2 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22-25页
    2.1 环境伦理学理论第22页
    2.2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2-23页
    2.3 生态美学理论第23页
    2.4 循环经济学理论第23页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5页
第3章 黄河九曲第一湾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第25-33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5-27页
        3.1.1 区位条件第25-26页
        3.1.2 自然条件第26页
        3.1.3 社会经济概况第26-27页
    3.2 生态旅游开发现状第27-28页
    3.3 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3.3.1 生态系统脆弱第28页
        3.3.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僵化第28页
        3.3.3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落后第28页
        3.3.4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程度不够第28-29页
        3.3.5 生态旅游客流季节性明显第29页
    3.4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第29-32页
        3.4.1 研究区旅游资源类型第29-31页
        3.4.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概述第31页
        3.4.3 黄河九曲第一湾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第31-32页
    3.5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第32-33页
第4章 黄河九曲第一湾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思路和开发原则第33-35页
    4.1 开发思路第33页
    4.2 开发原则第33-35页
        4.2.1 保护优先原则第33页
        4.2.2 科学规划原则第33-34页
        4.2.3 分区管理原则第34页
        4.2.4 利益共享原则第34页
        4.2.5 持续发展原则第34-35页
第5章 黄河九曲第一湾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实施路径第35-50页
    5.1 合理分区规划第35-38页
        5.1.1 湿地保育区第36页
        5.1.2 恢复重建区第36页
        5.1.3 宣教展示区第36-37页
        5.1.4 合理利用区第37页
        5.1.5 管理服务区第37-38页
    5.2 旅游产品设计第38-40页
        5.2.1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第38-39页
        5.2.2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第39页
        5.2.3 品牌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第39-40页
    5.3 游览线路组织第40-41页
        5.3.1 黄河九曲生态览胜游第40页
        5.3.2 藏乡风情生态文化体验游第40-41页
        5.3.3 最美湿地生态游第41页
        5.3.4 自驾车生态游第41页
    5.4 市场营销策略第41-42页
        5.4.1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总体目标第41页
        5.4.2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第41-42页
    5.5 教育解说系统第42-44页
        5.5.1 环境教育第43页
        5.5.2 解说服务第43-44页
    5.6 完善旅游设施第44-47页
        5.6.1 生态旅游交通设施第44-45页
        5.6.2 生态旅游环卫设施第45-46页
        5.6.3 生态旅游服务设施第46-47页
    5.7 注重社区参与第47-48页
        5.7.1 社区居民参与方式第47-48页
        5.7.2 社区居民的培训第48页
    5.8 创新生态产业第48-50页
        5.8.1 创新生态产业的必要性第48-49页
        5.8.2 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形式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西昌宁“无量山群”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特征及意义
下一篇: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高血压的中间表型及基因组扫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