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通信网络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页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光缆传输网络及技术原理 | 第14-21页 |
2.1 传输网络结构 | 第14-15页 |
2.2 传输网络应用 | 第15-16页 |
2.3 光传输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 第16页 |
2.3.1 光纤通信的概念 | 第16页 |
2.3.2 光纤、光缆传输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2.4 光纤、光缆传输特性 | 第16-17页 |
2.4.1 光纤衰减和损耗特性 | 第16-17页 |
2.4.2 光纤色散特性 | 第17页 |
2.4.3 光纤反射特性 | 第17页 |
2.5 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 | 第17-19页 |
2.6 光传输技术优势 | 第19-20页 |
2.7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光缆传输网络建设指标 | 第21-34页 |
3.1 光缆主要设计指标和技术要求 | 第21-23页 |
3.1.1 光缆(光纤)类型选择 | 第21页 |
3.1.2 G.652B1.3 光纤及单盘光缆的特性与主要技术指标 | 第21-23页 |
3.2 光缆线路的敷设安装 | 第23-30页 |
3.2.1 光缆布放端别的确定 | 第24页 |
3.2.3 杆路建筑施工要求[35] [38] | 第24-26页 |
3.2.4 架空光缆安装要求[38] | 第26-29页 |
3.2.5 管道光缆安装要求 | 第29-30页 |
3.3 通信管道及人(手)孔施工要求 | 第30页 |
3.4 局站光缆安装要求 | 第30页 |
3.5 光缆线路的防护措施 | 第30-31页 |
3.6 手孔施工要求 | 第31页 |
3.7 施工环保措施 | 第31-32页 |
3.8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32-33页 |
3.9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葫芦岛市光缆网络建设规划 | 第34-45页 |
4.1 葫芦岛市自然环境概述及业务区域划分 | 第34-36页 |
4.1.1 葫芦岛市自然环境概述 | 第34页 |
4.1.2 葫芦岛市业务区域划分方案 | 第34-36页 |
4.2 葫芦岛市传输网络建设基本结构 | 第36-38页 |
4.3 葫芦岛市光缆覆盖情况 | 第38-40页 |
4.3.1 核心层光缆现状 | 第38页 |
4.3.2 骨干层光缆现状 | 第38-39页 |
4.3.3 管道现状 | 第39-40页 |
4.4 葫芦岛市传输网络光缆规划思路 | 第40-41页 |
4.5 葫芦岛市传输网络光缆规划方案 | 第41-44页 |
4.6 葫芦岛市传输网络管道规划方案 | 第44页 |
4.7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葫芦岛市交换局点与基站光缆接入设计 | 第45-51页 |
5.1 设计概况 | 第45页 |
5.2 接入局点实际勘察情况 | 第45页 |
5.3 主要工程量 | 第45-46页 |
5.4 工程建设方案 | 第46页 |
5.5 光缆线路设计方案 | 第46-47页 |
5.7 设计使用软件 | 第47-48页 |
5.8 设计图纸输出 | 第48-50页 |
5.9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