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树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的分子识别及其对ATP催化水解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分子识别第9-13页
        1.1.1 分子识别的发展史第9页
        1.1.2 分子识别研究现状第9-13页
    1.2 ATP 水解酶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分子识别中的相互作用力第13页
        1.2.2 ATP 生物水解酶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ATP 模拟水解酶的研究第14-16页
    1.3 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1 树形大分子的合成方法第16-18页
        1.3.2 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的合成第18-19页
        1.3.3 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的应用第19-20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的合成及其对阴、阳离子的识别第21-31页
    2.1 原料和仪器第21-22页
    2.2 检测方法第22-23页
        2.2.1 红外光谱测试第22页
        2.2.2 核磁测试第22页
        2.2.3 离子识别的检测方法第22-23页
    2.3 实验部分第23-24页
        2.3.1 L 的合成路线第23页
        2.3.2 L 的合成步骤第23页
        2.3.3 L 与不同阴、阳离子的识别过程第23-2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4-29页
        2.4.1 配体 L 的红外谱图第24页
        2.4.2 G0.5 PAMAM 的核磁谱图分析第24-25页
        2.4.3 L 的核磁谱图分析第25-26页
        2.4.4 金属离子对配体 L 荧光性能的影响第26-28页
        2.4.5 阴离子对配体 L 荧光性能的影响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二元体系 LATP 水解的催化性能研究第31-38页
    3.1 原料与仪器第31页
    3.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3.2.1 实验原理第31-32页
        3.2.2 实验检测方法第3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2-37页
        3.3.1 L 与 ATP 的识别作用第32-34页
        3.3.2 温度对 L-ATP 二元体系催化水解的影响第34-36页
        3.3.3 pH 值对 L-ATP 二元体系催化水解的影响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三元体系 LATP金属离子的催化水解研究第38-45页
    4.1 原料与仪器第38-39页
    4.2 实验方法第39页
        4.2.1 实验原理第39页
        4.2.2 实验检测方法第3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4.3.1 金属离子在三元体系催化水解中的作用第39-40页
        4.3.2 温度和 pH 值对 L-ATP-Fe~(3+)三元体系水解的影响第40-42页
        4.3.3 温度和 pH 值对 L-ATP-Mg~(2+)三元体系水解的影响第42-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5.1 结论第45页
    5.2 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导师评阅表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基活性炭的微波法制备及其对萘、菲、芘吸附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醇溶液中纤维状活性氢氧化镁的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