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超临界机组停(备)用防腐试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火力发电厂简介 | 第8页 |
| 1.2 火力发电厂的分类 | 第8页 |
| 1.3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流程 | 第8-10页 |
| 1.4 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第10-12页 |
| 1.5 火力发电厂机组停(备)用期间的防腐方法 | 第12-14页 |
| 1.6 论文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14-17页 |
| 第2章 高温、高压超临界实验平台建立 | 第17-19页 |
| 第3章 模拟十八胺在超临界机组中防腐性能实验 | 第19-25页 |
| 3.1 试验原理 | 第19页 |
| 3.2 试验内容 | 第19-20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3页 |
| 3.4 小结 | 第23-25页 |
| 第4章 十八胺防腐对超临界机组精处理系统影响研究 | 第25-34页 |
| 4.1 凝结水精处理的离子交换树脂污染机理 | 第25-27页 |
| 4.2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性试验 | 第27-30页 |
| 4.3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性试验 | 第30-32页 |
| 4.4 小结 | 第32-34页 |
| 第5章 离子交换树脂污染的复苏试验研究 | 第34-38页 |
| 5.1 复苏离子交换树脂的几种方法 | 第34-35页 |
| 5.2 离子交换树脂的复苏试验 | 第35-37页 |
| 5.3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6章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免受十八胺污染的新方法 | 第38-45页 |
| 6.1 废树脂截流法的理论依据 | 第38页 |
| 6.2 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十八胺性能试验 | 第38-44页 |
| 6.3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