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光伏发电的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第10-11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论文总体框架 | 第10-1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自清洁太阳能电池板及其远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2-15页 |
2.1 自清洁太阳能电池板及其远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第12-13页 |
2.2 自清洁纳米薄膜材料的选择 | 第13页 |
2.3 MCU的选择 | 第13页 |
2.4 上位机服务器及其数据库的构建选择 | 第13页 |
2.5 移动客户端的选择 | 第13-1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纳米金刚石自清洁薄膜的制备及效果测试 | 第15-24页 |
3.1 引言 | 第15页 |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金刚石/纳米碳化硅薄膜 | 第15-17页 |
3.3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纳米碳化硅薄膜 | 第17-19页 |
3.4 太阳能电池I-V测试实验 | 第19-21页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1-2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基于单片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 第24-42页 |
4.1 引言 | 第24页 |
4.2 基于单片机的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24-30页 |
4.2.1 STC89C52主控芯片 | 第24-26页 |
4.2.2 温度传感器 | 第26页 |
4.2.3 A/D转换器 | 第26-27页 |
4.2.4 电压采集电路 | 第27页 |
4.2.5 电流采集电路 | 第27-28页 |
4.2.6 继电器 | 第28-29页 |
4.2.7 串口通信 | 第29-30页 |
4.3 基于单片机的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30-37页 |
4.3.1 STC89C52单片机主程序设计 | 第30-31页 |
4.3.2 中断通信程序设计 | 第31-32页 |
4.3.3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第32-36页 |
4.3.4 电压电流采集程序设计 | 第36-37页 |
4.4 仿真测试 | 第37-40页 |
4.5 实物模型测试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Java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2-65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MySQL数据库设计 | 第42-45页 |
5.3 用户界面模块设计 | 第45-55页 |
5.3.1 登录界面设计 | 第46-47页 |
5.3.2 主界面设计 | 第47-55页 |
5.4 Android通信模块设计 | 第55-59页 |
5.4.1 登录程序 | 第56-57页 |
5.4.2 控制操作程序 | 第57-58页 |
5.4.3 数据交互程序 | 第58页 |
5.4.4 Android通信模块项目发布 | 第58-59页 |
5.5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 第59-61页 |
5.6 上位机软件测试 | 第61-64页 |
5.6.1 上位机软件与Proteus仿真联合测试 | 第61-63页 |
5.6.2 上位机软件与实物模型联合测试 | 第63-6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基于Android的移动客户端设计 | 第65-76页 |
6.1 引言 | 第65-66页 |
6.2 欢迎界面与登录界面程序设计 | 第66-71页 |
6.3 主界面程序设计 | 第71-74页 |
6.4 移动客户端测试 | 第74-75页 |
6.4.1 移动客户端与Proteus仿真联合测试 | 第74页 |
6.4.2 移动客户端与实物模型联合测试 | 第74-7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个人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