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刨花润楠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第10-12页 |
1.2 刨花润楠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培育技术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生理生化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木材特性 | 第14-15页 |
1.2.4 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 第15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刨花润楠种源苗期生长节律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16页 |
1.4.2 刨花润楠种源间叶精油化学成分差异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不同种源苗期试验 | 第18-2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8-20页 |
2.1.2 试验地概况 | 第20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2.2 不同种源光响应的测定 | 第20-21页 |
2.2.1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2 分析方法 | 第21页 |
2.3 不同种源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 第21-23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3.2 实验原理 | 第21-22页 |
2.3.3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22页 |
2.3.4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2.3.5 气相色谱条件 | 第22-23页 |
2.3.6 质谱条件 | 第23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7页 |
3.1 不同种源性状的地理变异 | 第23-28页 |
3.1.1 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的差异 | 第23-27页 |
3.1.2 不同种源苗木死亡率的差异 | 第27-28页 |
3.2 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的差异 | 第28-31页 |
3.2.1 不同种源苗高生长节律 | 第28-29页 |
3.2.2 不同种源苗期地径生长节律 | 第29-31页 |
3.3 不同种源光响应的差异 | 第31-42页 |
3.2.1 净光合速率(Pn)对光强的响应 | 第31-33页 |
3.2.2 气孔导度(Gs)对光强的响应 | 第33-34页 |
3.2.3 胞间CO2浓度(Ci)对光强的响应 | 第34-36页 |
3.2.4 蒸腾速率(Tr)对光强的响应 | 第36-38页 |
3.2.5 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生理指标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第38-42页 |
3.4 不同种源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 第42-4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4.1 不同种源刨花润楠苗期生长节律差异 | 第47-50页 |
4.1.1 苗期生长节律 | 第47-48页 |
4.1.2 不同种源苗期光响应 | 第48-49页 |
4.1.3 不同种源叶精油化学成分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