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流线圈与迈斯纳超导体相互作用的有限元计算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超导重力仪器概述 | 第9-11页 |
| 1.2 超导重力仪设计的关键参数 | 第11-12页 |
| 1.3 有效电感计算的方法选择 | 第12-14页 |
| 1.4 有效电感计算程序的方法实现 | 第14-15页 |
| 1.5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2 载流线圈与超导体作用的计算原理 | 第17-34页 |
| 2.1 有效电感计算的基本原理 | 第17-27页 |
| 2.2 载流线圈与超导体之间的作用力 | 第27-28页 |
| 2.3 多维线性方程组解法选择 | 第28-30页 |
| 2.4 有限元法计算的一般流程 | 第30-31页 |
| 2.5 电感与磁力计算精度验证 | 第31-3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载流线圈与超导体相互作用的优化 | 第34-60页 |
| 3.1 超导体几何形状对线圈有效电感的影响分析 | 第34-40页 |
| 3.2 超导体加工误差对线圈有效电感的影响分析 | 第40-44页 |
| 3.3 超导屏蔽筒内线圈有效电感计算 | 第44-50页 |
| 3.4 常用数据表表生成 | 第50-52页 |
| 3.5 固有频率分析与优化 | 第52-54页 |
| 3.6 超导体与线圈不共轴情况的分析方法 | 第54-59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4 有效电感与磁力计算过程的程序实现 | 第60-71页 |
| 4.1 程序内部流程分析 | 第60-61页 |
| 4.2 软件内部类的定义 | 第61-64页 |
| 4.3 程序的可视化封装 | 第64-7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一 | 第77-80页 |
| 附录二 | 第80-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