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4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4-21页 |
2.1 HBV感染及基因型的流行情况 | 第14页 |
2.2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及复制过程 | 第14-15页 |
2.3 抗乙肝药物的应用现状 | 第15-18页 |
2.3.1 干扰素-α | 第15-16页 |
2.3.2 恩替卡韦 | 第16-17页 |
2.3.3 替诺福韦 | 第17-18页 |
2.4 抗乙肝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5 衣壳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3.1.1 对象来源 | 第21页 |
3.1.2 入选标准 | 第21页 |
3.1.3 排除标准 | 第21-23页 |
3.1.4 退出标准 | 第23页 |
3.2 有效性指标 | 第23页 |
3.2.1 主要有效性指标 | 第23页 |
3.2.2 次要有效性指标 | 第23页 |
3.3 安全性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3.4 试验分组 | 第24页 |
3.5 试验周期及流程 | 第24页 |
3.6 给药方法 | 第24-25页 |
3.7 试验药物的安全性 | 第25页 |
3.8 疾病进展处理方式 | 第25-26页 |
3.9 质量控制 | 第26页 |
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6-27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7-38页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基线特征 | 第27页 |
4.2 安全性指标 | 第27-31页 |
4.2.1 实验室检查指标 | 第27-30页 |
4.2.2 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 | 第30页 |
4.2.3 纯音听力计、鼓室导抗检查 | 第30页 |
4.2.4 试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 第30-31页 |
4.3 有效性指标 | 第31-38页 |
4.3.1 HBV DNA基线情况 | 第31-32页 |
4.3.2 不同时间点HBV DNA水平及相比基线下降值 | 第32-35页 |
4.3.3 HBV血清学变化情况 | 第35-37页 |
4.3.4 血清ALT的变化情况 | 第37-38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8-4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