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在述评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4页 |
·理论简述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对文章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第2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1978—1991 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17-25页 |
·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 | 第17-18页 |
·1978—1991 年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的动因分析 | 第18-20页 |
·极度混乱的国民经济 | 第18-19页 |
·极度困难的国家财政 | 第19-20页 |
·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 | 第20页 |
·1976—1991 年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 第20-23页 |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20-21页 |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21-22页 |
·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管理体制 | 第22-23页 |
·1976—1991 年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绩效评价 | 第23-25页 |
·包干制财政体制的主要成效 | 第23页 |
·包干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3章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2001 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25-32页 |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 | 第25-26页 |
·1992—2001 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的动因分析 | 第26-28页 |
·计划与市场并存下国民经济中的摩擦 | 第26-27页 |
·陷入困境中的中央财政 | 第27-28页 |
·1992—2001 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 第28-30页 |
·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 第29页 |
·按税种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 | 第29页 |
·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还还制度 | 第29-30页 |
·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 第30页 |
·1992—2001 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绩效评价 | 第30-32页 |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成效 | 第30-31页 |
·分税制运行中存在的缺陷 | 第31-32页 |
第4章 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2002—2007 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32-40页 |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 | 第32-33页 |
·2002—2007 年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推进的动因分析 | 第33-35页 |
·入世对财政管理体制提出新要求 | 第33页 |
·国民经济深入发展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33-34页 |
·县乡财政财政压力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34-35页 |
·2002—2007 年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 第35-38页 |
·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 | 第35-36页 |
·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改革 | 第36-37页 |
·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 | 第37-38页 |
·2002—2007 年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绩效分析 | 第38-40页 |
·公共财政体制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38-39页 |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39-40页 |
第5章 效应分析:1978—2007 年财政管理体制变迁 | 第40-46页 |
·1978—2007 年财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分析 | 第40-43页 |
·1978—200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及增长速度分析 | 第40-42页 |
·1978—2007 年财政收入“两个比重”态势分析 | 第42-43页 |
·1978—2007 年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征与启示 | 第43-46页 |
·1978—2007 年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征 | 第43-44页 |
·1978—2007 年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