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监督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9-11页 |
一、我国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监督权的一般理论 | 第11-16页 |
(一)人大对法院监督权的含义界定 | 第11页 |
(二)我国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监督权的法理基础 | 第11-14页 |
1.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理论 | 第11-12页 |
2.民主监督理论 | 第12-14页 |
(三)地方人大监督权的实质 | 第14-16页 |
1.保障同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 第14-15页 |
2.人大监督与法院独立审判的关系 | 第15-16页 |
二、我国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的监督机制概述 | 第16-21页 |
(一)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的监督原则 | 第16-18页 |
1.依法监督原则 | 第16-17页 |
2.职权分工原则 | 第17页 |
3.公开原则 | 第17页 |
4.集体行使监督职权原则 | 第17-18页 |
(二)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监督权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1.监督主体 | 第18页 |
2.监督范围 | 第18-19页 |
(三)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的主要监督方式 | 第19-20页 |
1.听取和审议同级法院工作报告 | 第19页 |
2.执法检查 | 第19-20页 |
3.特定问题调查 | 第20页 |
4.询问与质询 | 第20页 |
5.罢免 | 第20页 |
(四)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的监督特点 | 第20-21页 |
三、我国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化 | 第21-22页 |
1.《监督法》条款过于笼统 | 第21页 |
2.监督程序条款过于简单 | 第21-22页 |
3.欠缺被监督者的法律责任 | 第22页 |
(二)监督主体自身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1.机构设置落后 | 第22-23页 |
2.人员配置不健全 | 第23页 |
3.缺乏有力的责任惩罚机制 | 第23页 |
(三)监督方式运用不当 | 第23-24页 |
1.以形式监督为主只注重流程不注重实效 | 第23页 |
2.不当监督 | 第23-24页 |
(四)实践中地方创新的监督方式不规范 | 第24-25页 |
四、完善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监督制度的建议 | 第25-29页 |
(一)完善监督立法,使监督制度化、规范化 | 第25-26页 |
1.完善监督立法 | 第25页 |
2.细化监督程序 | 第25-26页 |
3.增设被监督者的法律责任 | 第26页 |
(二)完善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机制 | 第26-28页 |
1.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 | 第26-27页 |
2.建立人大监督员制度 | 第27页 |
3.建立监督责任制 | 第27-28页 |
(三)进一步改进监督方式 | 第28-29页 |
1.完善法定监督方式的操作 | 第28页 |
2.杜绝类似个案监督 | 第28页 |
3.创新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的监督形式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