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

二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基于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绪论第13-28页
    一、先行研究述评第13-22页
        (一)日本人的中国观——民间第15-20页
        (二)日本的中国观——政府第20-22页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第22-26页
        (一)选题目的第22-24页
        (二)选题依据第24-25页
        (三)研究意义第25-26页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第26页
    四、结构内容第26-28页
第一章 二战后日本的教科书审定制度第28-35页
    一、日本的教科书及教科书审定第28-30页
        (一)关于教科书第28-29页
        (二)关于教科书审定第29-30页
    二、教科书制度的沿革第30-31页
        (一)战前的教科书制度第30页
        (二)战后初期的“涂墨”教科书第30-31页
        (三)战后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和改革第31页
    三、历史教科书问题与战后的教科书审定第31-35页
        (一)历史教科书问题第31-33页
        (二)教科书审定的意义及局限性第33-35页
第二章 二战后中国观的历史流变第35-50页
    一、“日本人的中国观”与“日本的中国观”第35-37页
    二、战后日本(人)中国观的阶段划分第37-40页
    三、战后中国观的流变第40-47页
        (一)邦交断绝期:1945-1971年第40-42页
        (二)黄金蜜月期:1972-1995年第42-45页
        (三)转型期:1996-2014年第45-47页
    四、战后中国观的特征第47-50页
第三章 战后七十年的历史教科书(1): 邦交断绝期(1945-1971年)的中国观第50-80页
    一、1951年版第51-54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51-53页
        (二)对近代中国的蔑视第53页
        (三)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第53-54页
    二、1955年版第54-62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54-56页
        (二)对近代中国的蔑视第56-58页
        (三)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58-59页
        (四)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模糊想象第59-60页
        (五)与新中国对立第60-61页
        (六)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第61-62页
    三、1961年版第62-73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62-65页
        (二)对近代中国的蔑视第65-67页
        (三)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67-69页
        (四)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模糊想象第69-70页
        (五)与新中国对立第70页
        (六)亲华观第70-71页
        (七)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第71-73页
    四、1968年版第73-77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73-75页
        (二)对近代中国的蔑视第75页
        (三)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75-76页
        (四)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模糊想象第76页
        (五)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第76-77页
    五、1971年版第77-80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77-78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78-79页
        (三)亲华观第79-80页
第四章 战后七十年的历史教科书(2): 黄金蜜月期(1972-1995年)的中国观第80-92页
    一、1974年版第80-83页
        (一)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80-82页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注第82页
        (三)亲华观第82-83页
    二、1977年版第83-85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83-84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84-85页
    三、1980年版第85-87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85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85-86页
        (三)亲华观第86-87页
    四、1983年版第87-88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87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87-88页
    五、1986年版和1989年版第88-89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88-89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89页
    六、1992年版第89-92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89-90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90页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注第90-92页
第五章 战后七十年的历史教科书(3): 转型期(1996-2014年)的中国观第92-100页
    一、1996年版第92-95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92-93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93-94页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注第94-95页
    二、2001年版第95-97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95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95-97页
    三、2005年版第97-98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97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97-98页
    四、2011年版第98-100页
        (一)对古代中国的尊崇第98页
        (二)反省与原罪的中国观第98-100页
终章 日本的历史教育与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第100-133页
    一、战后的历史教科书与中国观第100-112页
        (一)战后三个时期历史教科书表述的变化和比较第100-107页
        (二)三个时期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国观之特征第107-111页
        (三)小结:历史教育对“日本人的中国观”的负面影响第111-112页
    二、历史教育对当代日本政坛右转的影响:以安倍晋三为例第112-133页
        (一)安倍家族的历史观和历史教育第113-117页
        (二)安倍的政坛经历和历史教育第117-122页
        (三)安倍的智囊团第122-125页
        (四)安倍的亲信和阁僚第125-127页
        (五)安倍的中国观和历史观第127-131页
        (六)小结:历史教育对“日本的中国观”的负面影响第131-133页
附录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4页
后记第144-145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系统营养评估方案在重症脑卒中伴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危险因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