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音频编码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1 空间音频模型及编码方法分析 | 第9-11页 |
1.2.2 实验方法分析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空间音频介绍 | 第13-22页 |
2.1 空间音频的发展 | 第13-14页 |
2.2 空间音频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3 空间音频需满足的要求及主要应用 | 第16-18页 |
2.4 目前主流的空间音频技术 | 第18-19页 |
2.5 空间音频的输出 | 第19-21页 |
2.5.1 扬声器布局 | 第19-21页 |
2.5.2 听音位置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稀疏化的空间音频编码方法 | 第22-35页 |
3.1 压缩感知理论介绍 | 第22-25页 |
3.2 传统空间音频编码方法 | 第25-26页 |
3.3 基于空间稀疏表示的音频编码方法 | 第26-28页 |
3.4 实验验证 | 第28-34页 |
3.4.1 使用的工具介绍 | 第28-29页 |
3.4.2 声源信号的获取 | 第29-32页 |
3.4.3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32-33页 |
3.4.4 编码测量 | 第33页 |
3.4.5 重构 | 第33页 |
3.4.6 效果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空间音频客观音质评价 | 第35-47页 |
4.1 语音与音频信号评价标准 | 第35-37页 |
4.2 客观评价方法PEAQ介绍 | 第37-40页 |
4.3 实验仿真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47-48页 |
5.2 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