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网络文化影响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25页 |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 | 第17-21页 |
2.1.1 网络文化的内涵 | 第17-19页 |
2.1.2 网络文化的结构 | 第19-20页 |
2.1.3 网络文化的特征 | 第20页 |
2.1.4 网络文化的功能 | 第20-21页 |
2.2 网络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 第21-25页 |
2.2.1 文化环境影响价值观的形成 | 第21-22页 |
2.2.2 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变革价值观原有的形成方式 | 第22-23页 |
2.2.3 网络文化中的价值观具有多样性 | 第23-25页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 第25-31页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第25-27页 |
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 第25-26页 |
3.1.2 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 第26-27页 |
3.2 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发展 | 第27-28页 |
3.2.1 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 第27页 |
3.2.2 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融合优秀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繁荣 | 第27-28页 |
3.3 互联网领域复杂的形势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 第28-31页 |
3.3.1 有利于保障我国互联网领域内的意识形态安全 | 第28-29页 |
3.3.2 有利于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 第29-31页 |
第4章 网络文化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实现的困境及原因 | 第31-42页 |
4.1 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 第31-35页 |
4.1.1 低俗的文化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大量传播 | 第31-32页 |
4.1.2 渲染暴力、奇闻的文化现象充斥于网络 | 第32-33页 |
4.1.3“微时代”的网络文化盲从现象非常突出 | 第33页 |
4.1.4 网络文化产品缺少价值标准 | 第33-34页 |
4.1.5 网民在网络文化中面临严重的价值困惑 | 第34-35页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在网络文化中面临困境的原因 | 第35-42页 |
4.2.1 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不足 ,立法不健全 | 第35-36页 |
4.2.2 网络政治思想教育的缺乏 | 第36-37页 |
4.2.3 外来网络文化产品的侵蚀 | 第37-40页 |
4.2.4 我国网络文化产品发展的不足 | 第40-42页 |
第5章 网络文化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实现的策略 | 第42-49页 |
5.1 加强网络立法等法律手段的管控 | 第42-43页 |
5.2 加强网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 第43-44页 |
5.3 利用网络对网民进行更生动的政治思想教育 | 第44-45页 |
5.4 加强对外来网络文化产品引入的鉴别能力和过滤能力 | 第45-47页 |
5.5 培养人才队伍占领传播主阵地,丰富本国的网络文化产品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