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性T细胞与内皮祖细胞在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2.1.1 病例搜集和分组 | 第13-14页 |
2.1.2 实验标本收集 | 第14页 |
2.2 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14-15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2.2.3 主要液体配置 | 第1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2.3.1 资料采集 | 第15-16页 |
2.3.2 样品制备 | 第16-17页 |
2.3.3 流式细胞术检测Tang和EPCs数量 | 第17页 |
2.3.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17-19页 |
3 结果 | 第19-24页 |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19页 |
3.2 外周血中Tang数量的比较 | 第19-20页 |
3.3 外周血中EPCs数量的比较 | 第20-21页 |
3.4 Tang与ECPs相关性分析 | 第21-24页 |
4 讨论 | 第24-29页 |
4.1 EPCs与子痫前期的相关分析 | 第24-25页 |
4.2 Tang与子痫前期的相关分析 | 第25-27页 |
4.3 EPCs与Tang的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4.4 结语与展望 | 第28-29页 |
5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附图 | 第35-37页 |
综述 | 第37-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第47-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