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不同加工工艺鹿茸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及抗疲劳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7页
    第一章 鹿茸加工工艺研究概况第12-15页
        1 煮炸工艺第12页
        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的冻干茸第12-13页
        3 冻干赋形技术第13-14页
        4 匀浆工艺第14-15页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及其定量方法综述第15-19页
        1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第15页
        2 差异蛋白质组学产生原因及优势第15页
        3 蛋白质定量技术第15-19页
            3.1 双向凝胶电泳定量技术第16页
            3.2 同位素标记的质谱定量技术第16-18页
            3.3 非标记定量技术第18-19页
    第三章 iTRAQ技术研究进展第19-24页
        1 iTRAQ技术原理第19-20页
        2 iTRAQ技术优缺点第20-22页
        3 iTRAQ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第22-24页
            3.1 iTRAQ技术在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第22页
            3.2 iTRAQ技术在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2页
            3.3 iTRAQ技术在血浆研究中的应用第22-23页
            3.4 iTRAQ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第23-24页
    第四章 抗疲劳活性研究进展第24-26页
        1 抗疲劳实验研究方法第24-25页
            1.1 负重游泳实验第24页
            1.2 爬杆实验第24页
            1.3 Morris水迷宫实验第24-25页
            1.4 鼠尾悬挂实验第25页
            1.5 跑台实验第25页
        2 抗疲劳实验常用的生化指标第25-26页
            2.1 乳酸第25页
            2.2 丙二醛第25页
            2.3 尿素氮第25-26页
    第五章 鹿茸研究新思路第26-27页
前言第27-28页
研究思路第28-29页
实验研究第29-82页
    第一章 Bradford法测量不同加工工艺鹿茸蛋白含量研究第29-34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9页
            1.1 鹿茸第29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29页
            1.3 主要仪器第2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29-33页
            2.1 样品制备第29-30页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0页
            2.3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液的制备第30页
            2.4 方法学考察第30-3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3-34页
    第二章 利用iTRAQ技术联合2DLC-MS对不同加工工艺鹿茸差异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第34-68页
        1 仪器和材料第35页
            1.1 仪器第35页
            1.2 鹿茸第35页
            1.3 药品及试剂第35页
        2 方法及结果第35-67页
            2.1 蛋白质酶解与标记第35-36页
            2.2 二_维液相色谱分级分离第36-37页
            2.3 MALDI TOF/TOF~(TM)质谱鉴定第37页
            2.4 MALDI TOF/TOF~(TM)质谱分析第37-38页
            2.5 数据库检索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8页
            2.6 结果第38-6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67-68页
    第三章 不同加工工艺鹿茸抗疲劳活性研究第68-82页
        1 仪器与试药第68页
            1.1 鹿茸第68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68页
            1.3 主要仪器第68页
            1.4 实验动物第68页
        2 方法与结昊第68-81页
            2.1 方法第68-73页
            2.2 结果第73-81页
        3 小结与讨论第81-82页
全文总结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1页
致谢第91-92页
个人简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始花期和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相互关系分析
下一篇:水稻OsFBHs的功能及其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