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间接互动和互动经验对互动效能感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问题提出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5页
    2.1 自我效能感概述第11-13页
        2.1.1 自我效能感概念第11页
        2.1.2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第11-12页
        2.1.3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第12-13页
    2.2 互动效能感第13-16页
        2.2.1 互动效能感的测量第14-15页
        2.2.2 互动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第15页
        2.2.3 互动效能感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2.3 群际互动第16-18页
        2.3.1 群际互动分类第17-18页
    2.4 间接互动第18-23页
        2.4.1 间接互动的分类第18-19页
        2.4.2 间接互动改善群际关系的机制第19-21页
        2.4.3 间接互动的优势第21页
        2.4.4 间接互动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2.5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第23-25页
3 研究构思第25-27页
4 研究一间接互动类型和互动经验频率对互动效能感的影响第27-33页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7页
    4.2 研究方法第27-29页
        4.2.1 实验设计第27页
        4.2.2 被试第27页
        4.2.3 研究材料第27-28页
        4.2.4 实验程序第28-29页
    4.3 结果第29-31页
        (1)人.学变量与互动效能感的相关分析第29页
        (2)不同间接互动类型和互动经验频率对互动效能感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9-31页
    4.4 讨论第31-33页
5 研究二互动对象和间接互动类型对互动效能感的影响第33-41页
    5.1 预实验第33-35页
        5.1.1 研究目的第33页
        5.1.2 研究方法第33页
        5.1.3 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5.2 实验二第35-41页
        5.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35-36页
        5.2.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5.2.3 结果第37-39页
        5.2.4 讨论第39-41页
6 研究三群体典型性和互动经验类型对互动效能感的影响第41-46页
    6.1 预实验第41页
    6.2 实验三第41-46页
        6.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41页
        6.2.2 研究方法第41-43页
        6.2.3 结果第43-45页
        6.2.4 讨论第45-46页
7 综合讨论第46-51页
    7.1 间接互动类型和互动经验频率对互动效能感的影响第46-47页
    7.2 互动对象对互动效能感的影响第47-48页
    7.3 群体特征典型性和互动经验类型对互动效能感的影响第48-49页
    7.4 本研究的局限第49页
    7.5 未来研究方向第49-51页
8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和论文第59-60页
附录第60-62页
后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构主义的视角下的东亚命运共同体建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红外图像和Labview的电路板故障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