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系统的导管架平台疲劳可靠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导管架平台的概况 | 第9-10页 |
1.2 海洋平台系统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页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平台现状及风险分析研究 | 第13-21页 |
2.1 平台简介 | 第13页 |
2.2 平台现状 | 第13-19页 |
2.2.1 平台外观 | 第13-15页 |
2.2.2 海生物现状 | 第15-16页 |
2.2.3 基础冲刷现状 | 第16-17页 |
2.2.4 超声波现状 | 第17页 |
2.2.5 阳极检测、杆件电位现状 | 第17页 |
2.2.6 焊缝无损现状 | 第17-18页 |
2.2.7 平台高程现状 | 第18-19页 |
2.3 平台结构风险分析 | 第19-21页 |
3 平台结构建模 | 第21-29页 |
3.1 平台结构整体建模 | 第21-26页 |
3.1.1 平台结构单元 | 第21-22页 |
3.1.2 A计量平台 | 第22-24页 |
3.1.3 A计量平台 | 第24-26页 |
3.2 研究模型主要参数 | 第26-29页 |
3.2.1 结构厚度参数 | 第26-27页 |
3.2.2 泥面标高参数 | 第27页 |
3.2.3 海生物影响参数 | 第27-29页 |
4 桩-土非线性模型建立 | 第29-37页 |
4.1 桩的轴向承载力 | 第29-30页 |
4.1.1 砂性土的阻力 | 第29-30页 |
4.1.2 粘性土的阻力 | 第30页 |
4.2 桩的横向承载力 | 第30-31页 |
4.2.1 软粘土的横向极限抗力 | 第30页 |
4.2.2 硬粘土的横向极限抗力 | 第30-31页 |
4.2.3 砂性土横向极限的抗力 | 第31页 |
4.3 桩-土非线性模型 | 第31-35页 |
4.3.1 轴向荷载桩的土反力 | 第31-32页 |
4.3.2 横向荷载桩的土反力 | 第32-34页 |
4.3.3 群桩效应 | 第34-35页 |
4.4 A桩-土结构模拟 | 第35-37页 |
4.4.1 A平台的土参数 | 第35-36页 |
4.4.2 A平台桩-土模拟 | 第36-37页 |
5 平台研究载荷及工况划分 | 第37-46页 |
5.1 固定载荷 | 第37-38页 |
5.1.1 结构自重 | 第37页 |
5.1.2 设备载荷 | 第37-38页 |
5.2 活载荷 | 第38页 |
5.3 环境载荷 | 第38-40页 |
5.4 载荷组合 | 第40-46页 |
5.4.1 环境荷载组合方向 | 第40页 |
5.4.2 荷载组合方法 | 第40页 |
5.4.3 组合系数的选取 | 第40-41页 |
5.4.4 计算工况 | 第41-46页 |
6 平台结构研究结果分析 | 第46-70页 |
6.1 波流耦合相位角 | 第46-48页 |
6.2 静力研究结果 | 第48-58页 |
6.2.1 计量平台计算结果 | 第48-52页 |
6.2.2 井口平台计算结果 | 第52-58页 |
6.3 动力研究结果 | 第58-64页 |
6.3.1 结构模态分析 | 第58-61页 |
6.3.2 地震响应谱分析 | 第61页 |
6.3.3 地震响应结果 | 第61-64页 |
6.4 船舶碰撞分析 | 第64-67页 |
6.4.1 碰撞能量分析 | 第65页 |
6.4.2 碰撞过程分析 | 第65页 |
6.4.3 碰撞系统建模 | 第65-66页 |
6.4.4 碰撞计算结果 | 第66-67页 |
6.5 桩基承载力分析 | 第67-68页 |
6.6 独立桩抗冰强度分析 | 第68-70页 |
7 平台剩余寿命研究 | 第70-79页 |
7.1 疲劳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70页 |
7.2 S-N曲线 | 第70-71页 |
7.3 管节点热点应力的计算 | 第71-72页 |
7.4 简化疲劳分析方法 | 第72-73页 |
7.5 节点疲劳结果评价 | 第73页 |
7.6 寿命研究技术路线 | 第73-75页 |
7.7 平台剩余寿命研究 | 第75-76页 |
7.8 阳极块使用寿命校核 | 第76-79页 |
8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附录 | 第87-101页 |
附录A 环境载荷的计算方法 | 第87-98页 |
附录B 应力校核方法 | 第98-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