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预期结果 | 第15-16页 |
2 会计计量模式的涵义及种类 | 第16-22页 |
·会计计量模式的涵义 | 第16页 |
·会计计量模式的种类 | 第16-22页 |
·历史成本的定义及特点 | 第16-17页 |
·重置成本的定义及特点 | 第17页 |
·可变现净值的定义及特点 | 第17页 |
·现值的定义及特点 | 第17页 |
·公允价值的定义,特点及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五种计量属性的对比分析 | 第21-22页 |
3 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国际比较 | 第22-29页 |
·美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 | 第22-24页 |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 第24-29页 |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的演变 | 第24-26页 |
·我国对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26-29页 |
4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 第29-39页 |
·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足 | 第29页 |
·公允价值计量缺乏成熟的市场环境 | 第29-30页 |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税务筹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30页 |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企业中使用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公允价值可能成为企业的利润调节池 | 第31-32页 |
·企业高管及会计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 | 第32-33页 |
·完善我国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措施 | 第33-37页 |
·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 第33-34页 |
·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 第34页 |
·完善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制度 | 第34-35页 |
·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完善审计建设 | 第35-36页 |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 | 第36-37页 |
·我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 第37-39页 |
·多属性计量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并存发展趋势 | 第37页 |
·多属性计量模式最终向现值计量单一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