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我国危险犯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内容第9-11页
第二章 危险犯基本理论界定第11-19页
    2.1 危险犯之概念第11-12页
    2.2 危险犯之危险第12-13页
    2.3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之界分第13-15页
        2.3.1 类型属性之探讨第13-14页
        2.3.2 区分之关键第14页
        2.3.3 反证制度之地位第14-15页
    2.4 风险社会视野中的危险犯立法第15-19页
        2.4.1 风险社会与风险刑法第15-17页
        2.4.2 风险、危险与危险犯第17-19页
第三章 我国危险犯之立法沿革第19-31页
    3.1 我国危险犯立法变迁第19-23页
    3.2 我国危险犯立法的实证分析第23-28页
        3.2.1 数据分析第23-27页
        3.2.2 特征分析第27-28页
    3.3 评析——以德国刑法为视角第28-31页
        3.3.1 对比研究第28-30页
        3.3.2 区别所在第30-31页
第四章 我国危险犯立法争议之厘清第31-35页
    4.1 刑事处罚前置化与刑法谦抑第31-32页
        4.1.1 应然层面之探讨第31-32页
        4.1.2 实然层面之分析第32页
    4.2 社会防卫与法益保护第32-33页
    4.3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第33-35页
第五章 我国危险犯立法之考量第35-40页
    5.1 立法考量因素第35-38页
        5.1.1 刑事政策第35-37页
        5.1.2 宪法的价值指引第37-38页
    5.2 反思之后的危险犯立法路径选择第38-40页
第六章 我国危险犯立法之完善第40-46页
    6.1 环境领域第40-42页
        6.1.1 立法总体思考第40-41页
        6.1.2 具体建议第41-42页
    6.2 经济领域第42-44页
        6.2.1 立法总体思考第42-43页
        6.2.2 具体建议第43-44页
    6.3 个人法益领域第44-46页
        6.3.1 立法总体思考第44页
        6.3.2 具体建议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欠点特征环境的视觉同步定位与制图研究
下一篇:中职院校局域网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