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S读出电子学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4-15页 |
1.3 MAPS课题简介 | 第15-16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2 技术方案的选择与制定 | 第19-32页 |
2.1 半导体探测器技术方案 | 第19-24页 |
2.1.1 硅像素探测器 | 第19-20页 |
2.1.2 单片式有源像素探测器(MAPS) | 第20-21页 |
2.1.3 MIMOSA28简介 | 第21-24页 |
2.2 高速数据传输方案 | 第24-29页 |
2.2.1 PCIE总线 | 第24-26页 |
2.2.2 千兆以太网 | 第26-28页 |
2.2.3 光纤传输 | 第28-29页 |
2.3 数据读出系统方案 | 第29-32页 |
2.3.1 基于VME的读出系统设计 | 第29-30页 |
2.3.2 分布式设计 | 第30-32页 |
3 数据获取系统 | 第32-45页 |
3.1 Ladder的设计 | 第33-37页 |
3.1.1 Ladder整体设计 | 第34页 |
3.1.2 Ladder电路设计 | 第34-37页 |
3.2 前端控制板 | 第37-42页 |
3.2.1 FPGA选型 | 第40页 |
3.2.2 千兆以太网电路 | 第40-42页 |
3.3 电源管理 | 第42-45页 |
3.3.1 Ladder供电 | 第42页 |
3.3.2 数据读出板供电 | 第42-45页 |
4 数据读出系统软件架构 | 第45-66页 |
4.1 MIMOSA28芯片通信 | 第46-49页 |
4.1.1 MIMOSA28工作时序 | 第46-47页 |
4.1.2 MIMOSA28工作模式 | 第47-49页 |
4.2 JTAG通信协议 | 第49-54页 |
4.2.1 JTAG状态机实现 | 第49-52页 |
4.2.2 JTAG仿真测试结果 | 第52-54页 |
4.3 千兆以太网协议 | 第54-61页 |
4.3.1 SiTCP网络内核 | 第54-55页 |
4.3.2 TCP/IP网络协议 | 第55-57页 |
4.3.3 RBCP协议 | 第57-59页 |
4.3.4 千兆以太网布线约束 | 第59-61页 |
4.4 数据收发协议 | 第61-66页 |
4.4.1 配置加载协议 | 第61-63页 |
4.4.2 数据收发协议 | 第63-66页 |
5 系统测试 | 第66-72页 |
5.1 芯片测试 | 第66-67页 |
5.2 数据测试 | 第67-69页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9-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总结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