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使用者感受的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命题由来第11-12页
     ·社会背景第11页
     ·现状问题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对象范围第14-21页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第14-20页
     ·研究范围第20-21页
   ·研究涉及的理论综述第21-25页
     ·关于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理论研究第21-23页
     ·关于城市空间评价的理论研究第23-24页
     ·关于城市空间的定量分析研究第24-25页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25-28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研究框架第26-28页
第二章 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的逻辑思考第28-43页
   ·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与公共价值研究第28-36页
     ·公共价值的哲学解读第28-32页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第32-34页
     ·“空间公共性”与“公共空间”之辨第34-35页
     ·城市空间的公共价值第35-36页
   ·城市空间形态公共价值评价的合理性解析第36-41页
     ·现代社会的价值困惑第37-38页
     ·合理判断城市空间公共价值的原则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空间评价类型与模式研究第43-58页
   ·技术型的评价模式研究第43-48页
     ·技术型评价的目的与意义第43-44页
     ·技术型评价的类型与内容第44-45页
     ·技术型评价的理论案例研究第45-48页
   ·实效型的评价模式研究第48-52页
     ·实效型评价的目的与意义第48页
     ·实效型评价的类型和内容第48-51页
     ·使用后评价理论体系第51-52页
   ·价值型的评价模式研究第52-56页
     ·价值型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52-53页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体系第53-55页
     ·开放空间价值评估体系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第58-98页
   ·公共价值评价的目标与原则第58-60页
     ·评价目标第58-59页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第59-60页
   ·公共价值评价指标构建的方法第60-66页
     ·评价指标的框架搭建第60-61页
     ·评价指标的制定方法第61-66页
   ·实施公共价值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第66-96页
     ·评价控制要素的选择与权重计算第66-92页
     ·公共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第92-95页
     ·评价标准的确定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的实例研究第98-129页
   ·南华西历史街区改造前后公共价值比较研究第98-110页
     ·基地概况第98-99页
     ·现状空间公共价值分析与评价第99-104页
     ·规划改造后空间公共价值分析与评价第104-109页
     ·比较与结论第109-110页
   ·东莞市世博北地块“三旧”改造不同方案的公共价值比较研究第110-119页
     ·基地概况第110页
     ·原方案的空间形态公共价值分析与评价第110-114页
     ·现方案的空间形态公共价值分析与评价第114-118页
     ·比较与结论第118-119页
   ·深圳中心区CBD22、23-1 两街坊建成环境公共价值评价研究第119-124页
     ·基地概况第119-120页
     ·建成环境的公共价值分析第120-123页
     ·建成环境的公共价值综合评价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页
   ·案例总结第124-126页
   ·专家赋值回归验证第126-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六章 结论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5页
图表清单第135-13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建设理论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下沉广场式地下空间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