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市场论视域下的黑龙江省农村基督教家庭教会研究--以H市B村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21页 |
第一节 研究原因与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一、关于宗教市场论的研究 | 第9-11页 |
二、关于黑龙江省基督教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其他不同角度的基督教研究 | 第12-14页 |
四、对上述研究的评述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核心理论与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一、宗教市场论 | 第15-16页 |
二、宗教三色市场论 | 第16页 |
三、家庭教会 | 第16-17页 |
四、民间宗教 | 第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一、个案的选取 | 第17-19页 |
二、资料收集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一章 B村家庭教会的历史与现状 | 第21-36页 |
第一节 B村的基本概况以及家庭教会的环境 | 第21-25页 |
一、B村的基本概况 | 第21页 |
二、家庭教会的自然环境 | 第21-23页 |
三、家庭教会的宗教市场环境 | 第23-25页 |
第二节 B村家庭教会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教会的信仰结构及组织结构 | 第26-28页 |
一、信仰结构 | 第26-27页 |
二、组织结构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家庭教会的宗教活动 | 第28-35页 |
一、祷告 | 第28-30页 |
二、讲道 | 第30-31页 |
三、受洗 | 第31-32页 |
四、掰饼仪式与奉献 | 第32-33页 |
五、少年培训会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二章B村家庭教会的发展原因分析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客观上的社会环境因素 | 第36-38页 |
一、国家宗教政策的放宽 | 第36-37页 |
二、传统民间宗教的衰落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主观上的经营策略因素 | 第38-43页 |
一、低张力 | 第38-41页 |
二、搭便车现象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信徒宗教选择的原因分析 | 第44-52页 |
第一节 从无信仰到有信仰的信徒 | 第44-47页 |
一、被动归信型 | 第44-46页 |
二、主动归信型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改教而来的信徒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 第52-60页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农村基督教家庭教会的特点与未来 | 第52-54页 |
一、家庭教会的基本特点 | 第52-53页 |
二、家庭教会的未来预测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对于宗教市场论的思考 | 第54-60页 |
一、对斯达克宗教市场相关命题的思考 | 第54-57页 |
二、对宗教的三色市场命题的思考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