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8页 |
1 西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11-12页 |
·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病理改变 | 第13-14页 |
·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研究 | 第14-15页 |
2 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15-18页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 第18-21页 |
3 中药外治技术概述 | 第21-24页 |
·中药外治技术概述 | 第21页 |
·中药外治方法简介 | 第21-23页 |
·中药外治技术与现代技术 | 第23-24页 |
4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炎症动物模型研究 | 第24-25页 |
·中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中药对淋巴细胞的影响 | 第26页 |
·中药对血瘀学,血瘀流变学的影响 | 第26-27页 |
·对PGE_2的影响 | 第27页 |
·抗自由基损伤 | 第27-2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8-44页 |
第一节 三活消痹膏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 第28-35页 |
1 材料 | 第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3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4 结果 | 第29-35页 |
第二节 三活消痹膏对角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 第35-37页 |
1 材料 | 第35-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3 统计方法 | 第36页 |
4 结果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三活消痹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第37-39页 |
1 材料 | 第37-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3 统计方法 | 第38页 |
4 结果 | 第38-39页 |
第四节 三活消痹膏对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 第39-41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3 统计方法 | 第40-41页 |
4 结果 | 第41页 |
第五节 三活消痹膏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 第41-44页 |
1 材料 | 第41-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 统计方法 | 第43页 |
4 结果 | 第43-44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44页 |
第二章 三活消痹膏的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 第44-48页 |
第一节 三活消痹膏对小鼠热板法镇痛的影响 | 第44-46页 |
1 材料 | 第44-4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3 统计方法 | 第45页 |
4 结果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三活消痹膏对小鼠扭体法镇痛的影响 | 第46-48页 |
1 材料 | 第46-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3 统计方法 | 第47页 |
4 结果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8页 |
第三章 三活消痹膏祛瘀消肿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48-53页 |
第一节 三活消痹膏对大鼠创伤性瘀斑实验的影响 | 第48-50页 |
1 材料 | 第48-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3 统计方法 | 第49页 |
4 结果 | 第49-50页 |
第二节 三活消痹膏对小鼠血瘀实验的影响 | 第50-52页 |
1 材料 | 第50-5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3 统计方法 | 第51页 |
4 结果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1 动物模型评价 | 第53页 |
2 实验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53-54页 |
3 三活消痹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学作用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