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 第13-19页 |
| 1.2.1 橡胶摩擦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2.2 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2.3 往复橡胶密封圈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2-30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试验材料及参数 | 第22-25页 |
| 2.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 2.2.2 试验样品制备 | 第23-24页 |
| 2.2.3 试验参数 | 第24-25页 |
| 2.2.4 润滑状态实现 | 第25页 |
| 2.3 往复摩擦试验装置 | 第25-27页 |
| 2.3.1 试验装置简介 | 第25-27页 |
| 2.3.2 试验流程 | 第27页 |
| 2.4 试验分析设备与方法 | 第27-28页 |
| 2.4.1 电子分析天平 | 第27-28页 |
| 2.4.2 台阶仪 | 第28页 |
| 2.4.3 3D光学形貌仪 | 第28页 |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干态下橡胶密封圈/单向粗糙纹理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30-40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摩擦系数时变性分析 | 第30-32页 |
| 3.3 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4 磨损形貌与机理分析 | 第33-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润滑作用下橡胶密封圈/单向粗糙纹理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摩擦系数变化曲线 | 第40-42页 |
| 4.3 橡胶表面磨损形貌分析 | 第42-45页 |
| 4.4 摩擦副润滑状态 | 第45-47页 |
| 4.5 不同润滑状态下橡胶磨损形貌 | 第47-50页 |
| 4.6 乏油润滑摩擦系数时变性分析 | 第50-52页 |
| 4.7 乏油润滑能力分析 | 第52-53页 |
| 4.8 乏油润滑减摩持久性分析 | 第53-54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5章 干态下橡胶密封圈/微凸体粗糙纹理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56-66页 |
| 5.1 引言 | 第56页 |
| 5.2 摩擦系数时变性 | 第56-58页 |
| 5.3 橡胶磨损率分析 | 第58-59页 |
| 5.4 磨损机理分析 | 第59-6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6章 乏油润滑配副微凸体粗糙纹理对橡胶摩擦学性能影响 | 第66-74页 |
| 6.1 引言 | 第66页 |
| 6.2 摩擦系数时变性分析 | 第66-68页 |
| 6.3 减摩程度对比分析 | 第68页 |
| 6.4 减摩持久性分析 | 第68-69页 |
| 6.5 磨损形貌分析 | 第69-71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7.1 结论 | 第74-75页 |
| 7.2 创新点 | 第75页 |
| 7.3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