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仁问史事考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金仁问家世及其在新罗的活动 | 第16-22页 |
一、金仁问家世情况 | 第16-19页 |
(一)金仁问父系考 | 第16-17页 |
(二)金仁问母系考 | 第17-19页 |
二、金仁问入唐前在新罗的活动 | 第19-22页 |
(一)新罗国子弟习业考 | 第19-20页 |
(二)金仁问入唐前在新罗国活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金仁问入唐考述 | 第22-30页 |
一、新罗遣使入唐的背景与原因 | 第22-25页 |
(一)高句丽、百济联盟与新罗腹背受敌 | 第22-23页 |
(二)金春秋入质倭国 | 第23-24页 |
(三)金春秋乞师唐朝与唐罗宗藩关系的形成 | 第24-25页 |
二、金仁问宿卫唐万年宫考 | 第25-30页 |
(一)金仁问初入大唐 | 第25-27页 |
(二)金仁问二次入唐与宿卫万年宫考述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金仁问在唐海东战争中的作用 | 第30-44页 |
一、金仁问乞援唐朝与唐罗关系的发展 | 第30-32页 |
(一)金春秋继位与新罗国政策调整 | 第30-31页 |
(二)金仁问乞援唐朝与唐罗关系的发展 | 第31-32页 |
二、唐灭百济之战与熊津会盟中的金仁问 | 第32-39页 |
(一)唐灭百济与金仁问四次入唐 | 第32-34页 |
(二)输粮平壤与五入唐朝 | 第34-35页 |
(三)熊津会盟与金仁问六入唐朝 | 第35-39页 |
三、唐罗战争与金仁问留居唐朝 | 第39-44页 |
(一)唐罗战争的背景 | 第39-41页 |
(二)唐罗战争爆发与金仁问留居唐朝 | 第41-44页 |
第四章 金仁问逝世及其历史评价 | 第44-50页 |
一、金仁问后期留唐生活考 | 第44-47页 |
二、金仁问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