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新疆库鲁克塔格西段古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韧性剪切带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伸展构造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论文研究范围第16-17页
        1.3.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路线第18-19页
    1.5 论文采用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精度第19页
    1.6 主要实物工作量第19-21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1-31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第21-22页
    2.2 区域地层概况第22-26页
    2.3 区域岩浆作用和火山活动第26-27页
        2.3.1 火山岩第26页
        2.3.2 侵入岩第26-27页
    2.4 区域变质岩概况第27-28页
    2.5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第28-31页
第3章 库鲁克塔格西段地区古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第31-51页
    3.1 面理特征第31-33页
    3.2 线理特征第33-34页
    3.3 褶皱变形特征第34-36页
        3.3.1 青白口系北塞纳尔塔格组中的褶皱变形第34页
        3.3.2 南华系贝义西组中的褶皱变形第34-35页
        3.3.3 赛列克托克拉克向斜第35-36页
    3.4 辛格尔韧性剪切带第36-48页
        3.4.1 分布特征及物质组成第36-37页
        3.4.2 几何学特征第37-45页
        3.4.3 运动学特征第45-46页
        3.4.4 应力场特征第46页
        3.4.5 变形时代讨论第46-48页
    3.5 动力学背景讨论第48-49页
    3.6 小结及构造体制转换问题的提出第49-51页
第4章 关于库鲁克塔格西段地区新元古代中晚期-早古生代构造体制转换问题的讨论第51-65页
    4.1 早期伸展构造变形特征第51-56页
        4.1.1 几何学结构第51页
        4.1.2 变形特征第51-55页
        4.1.3 运动学特征第55-56页
        4.1.4 变形时代讨论第56页
    4.2 晚期伸展构造变形特征第56-61页
        4.2.1 几何学分布特征第57-58页
        4.2.2 应力场特征第58-60页
        4.2.3 应力场构造解析第60-61页
    4.3 伸展变形的动力学背景讨论第61-63页
    4.4 构造体制转换的机制及时代讨论第63页
    4.5 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构造变形序列第65-67页
第6章 构造演化特征第67-71页
    6.1 南华纪初期大陆裂解阶段第67页
    6.2 南华纪-奥陶纪早期扩张成洋阶段第67-68页
    6.3 奥陶纪-泥盆纪收敛俯冲阶段第68页
    6.4 石炭纪碰撞造山阶段第68-71页
第7章 结束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银(铋)基纳米材料的微观调控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其构效关系
下一篇:基于脑网络技术的异步BCI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