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一、网络的发展 | 第8-9页 |
二、微信的发展 | 第9-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路线 | 第12-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品牌个性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一、品牌个性 | 第16-17页 |
二、品牌个性维度 | 第17-20页 |
第二节 消费者个性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一、消费者个性 | 第20-21页 |
二、消费者个性维度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品牌个性和消费者个性关系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微信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6-32页 |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6-28页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6-28页 |
二、变量的测量与样本的选择 | 第28页 |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8-30页 |
一、问卷的前测和修改 | 第28-30页 |
二、正式问卷发放回收 | 第30页 |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2-48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5页 |
一、样本人口特征统计 | 第32-33页 |
二、品牌个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三、消费者个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因子分析 | 第35-39页 |
一、品牌个性因子分析 | 第35-37页 |
二、消费者个性因子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信度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效度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五节 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第六节 回归分析 | 第42-48页 |
一、消费者个性维度对品牌个性“时尚新颖”维度的回归分析 | 第42-44页 |
二、消费者个性维度对品牌个性“欢乐主动”维度的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三、消费者个性维度对品牌个性“实惠可靠”维度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四、消费者个性维度对品牌个性“成熟英明”维度的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8-50页 |
第二节 研究策略 | 第50-52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 | 第52-53页 |
第四节 未来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